越野車在返回港口的路上,氣氛比來時更加沉悶。海螺爺那番夾雜著原始恐懼和神秘預言的警告,如同冰冷的霧氣,滲透進每個人的思緒。窗外,原本壯闊的海景此刻卻顯得危機四伏,那無垠的蔚藍之下,仿佛真有一隻巨大的、即將睜開的眼睛在冷漠地注視著海岸線上的一切。
零蜷縮在後座,臉色依舊蒼白,海螺爺手中那個搏動的紫色海螺殼以及其中蘊含的混亂精神碎片,顯然給她帶來了極大的衝擊。秦武沉默地開著車,剛毅的側臉線條緊繃,目光不時掃過後視鏡,警惕著周圍任何一絲不尋常的動靜。肖雅則快速在數據終端上記錄著剛才的見聞,試圖從那些非科學的描述中剝離出可供分析的線索,但緊蹙的眉頭顯示她遇到的困難。林默揉著隱隱作痛的太陽穴,“真言回響”被動過濾掉的精神汙染殘渣仍在影響著他,那深海之中傳來的“被侵擾的暴怒”情緒無比真切。
回到港口那間臨時指揮所,壓抑感並未減輕。負責人海螺小王)立刻迎了上來,看到幾人的神色,心裡便明白了七八分。
“看來……海螺爺也沒給出什麼好消息。”他歎了口氣。
“他確認了深海外存在‘東西’,而且狀態極不穩定。”林默言簡意賅,沒有重複那些關於“眼睛”和“意誌”的玄奧說法,但強調了其危險性和被激怒的狀態,“我們需要立刻行動,在情況徹底失控前,弄清楚那到底是什麼。”
海螺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一絲決斷:“總部已經批複了你們的申請,最高權限。支援力量和裝備已經到位,跟我來。”
他帶領幾人穿過更加森嚴的警戒線,來到港口一處被單獨隔離、戒備等級最高的碼頭。當看到停泊在泊位上的那艘船隻時,即便是見多識廣的林默團隊,眼中也閃過一絲驚訝。
這並非他們想象中的普通科考船或軍艦。它通體呈現一種啞光的深灰色,線條流暢而冷峻,艦首尖銳,仿佛是為了劈開最狂暴的海浪而設計。船體比常規的遠洋調查船要稍小一些,但顯得更加緊湊和堅固。甲板上看不到雜亂的設備,隻有幾處被流線型罩子覆蓋的凸起,以及一座集成度極高的上層建築。最引人注目的是船體兩側如同魚鰓般的多層進氣排水口,以及船尾下方那個明顯經過特殊設計的巨大導管,暗示著它具備非同尋常的機動性或探測能力。整艘船靜靜地臥在水麵上,像一頭蟄伏的、充滿科技感的深海巨獸。
“這是‘潛蛟’號,”海螺介紹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驕傲,“異策部成立後,聯合國內最頂尖的船舶設計與材料實驗室,秘密建造的多功能深海調查船。它不是為了普通的海洋研究,而是為了應對……我們現在麵對的這類情況。”
他一邊引導眾人登上舷梯,一邊詳細介紹:“全船采用複合阻尼材料與主動聲波抵消技術,航行噪音比一隻藍鯨的低聲吟唱還要低,能極大降低被某些對聲音敏感目標發現的概率。動力係統是新一代的聚變反應堆,安靜、高效,能提供持續數月的自持力。船體結構強化,理論上可以承受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的壓力,當然,我們不會真的把它開到那種極限深度去硬扛。”
踏上甲板,一種冰冷的、井然有序的科技感撲麵而來。甲板材質防滑而富有彈性,幾名穿著異策部製服的技術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最後的檢查校準。
“探測係統是‘潛蛟’的核心。”海螺繼續介紹,指向那些流線型罩子,“集成了多波段主動被動聲納陣列,包括遠程廣域掃描、中程精細成像和近距離超高分辨率側掃聲納。可以構建出海床及其下方數百米地質結構的立體圖像,也能捕捉到極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聲音信號。”
他帶著他們走進上層建築,主控製室視野開闊,布滿了各種顯示終端和操控界麵,但與常見的艦橋不同,這裡的光線柔和,布局更注重長時間工作的舒適性和信息呈現的效率。
“除了聲學探測,我們還配備了高靈敏度磁力儀、重力梯度儀,以及最新型號的‘能量粒子通量探測儀’。”海螺指向一個看起來像是多個同心圓環構成的複雜裝置,“這是邵博士團隊的最新成果,能夠探測並分析空間中異常的能量波動,特彆是……那種與我們已知物理規律略有偏差的能量形式。”他意味深長地補充道。
肖雅的眼中立刻閃動了感興趣的光芒,她快步走到那台儀器前,仔細觀察著上麵的參數顯示。
“通信方麵,除了傳統的衛星和無線電,我們配備了量子加密通訊設備,確保與岸基指揮中心的信息傳遞絕對安全。同時,還有一套低頻超低頻水聲通訊係統,用於與深潛器保持聯係。”海螺指了指控製室後方一個獨立的通訊站。
“深潛器?”秦武抓住了關鍵點。
“是的,‘潛蛟’搭載了一艘‘海龍’級萬米級載人深潛器。”海螺帶領他們來到船尾甲板,一個巨大的開放式月池上方,覆蓋著厚重的防水蓋板。“這是我們的‘眼睛’和‘手’,真正能深入深淵的工具。鈦合金耐壓球殼,全景觀察窗,配備機械臂、采樣籃、高清攝像及燈光係統,以及一套與母船相同的、小型化的能量粒子探測儀。必要時候……”他頓了頓,“也配備了非致命性聲波驅離裝置和小型切割工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時,一個冷靜而清晰的女聲從他們身後傳來:“如果探測目標確實具有某種‘意識’或能量生命特征,標準驅離手段可能無效。我們需要的是儘可能多的數據,理解它的本質,而不是激怒它。”
眾人回頭,看到一位穿著白色研究員製服、氣質乾練的中年女性走了過來。她約莫五十歲年紀,頭發一絲不苟地束在腦後,眼神銳利而專注,手裡拿著一個電子平板。
“邵博士。”海螺立刻恭敬地打招呼。
邵博士對海螺微微點頭,然後目光直接投向林默幾人:“我是邵青,‘異常現象對策部’首席科學顧問。林默先生,肖雅女士,秦武先生,還有零……久仰了。你們在‘回廊’和後續事件中的經曆和數據,對我們理解當前局麵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她的語氣沒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題:“‘潛蛟’號和其上的設備,代表了我們對‘異常’理解並做出反應的技術前沿。但我們必須承認,麵對海螺爺口中那種級彆的存在,我們的科技可能依然……幼稚。因此,這次行動,我需要你們的經驗,特彆是你們對非物理層麵威脅的感知能力。”
她的目光掃過林默和零,意思很明顯。
林默點了點頭:“我們明白。合作是唯一的途徑。”
邵博士似乎對林默的直接很滿意,她看向肖雅:“肖雅女士,我研究過你的邏輯推演模型,非常出色。船上探測係統的原始數據流將對您完全開放,希望您的‘推演回響’能幫助我們建立更準確的目標行為模型。”
肖雅鄭重點頭:“我會儘力。”
“秦武先生,”邵博士又看向秦武,“‘潛蛟’號有自衛係統,但更依賴隱蔽和規避。如果……如果真的發生最壞情況,需要強行介入或撤離,你和你的隊員將是關鍵。”
“職責所在。”秦武言簡意賅,聲音沉穩有力。
最後,邵博士的目光落在依舊有些不安的零身上,語氣稍稍放緩:“零,你的‘同調回響’可能是在深海環境中,最直接感知目標狀態的手段。我們不需要你冒險深入連接,但任何細微的感知和直覺,都可能拯救我們所有人。請相信你的感覺,並及時告訴我們。”
零抬起頭,對上邵博士冷靜但並非沒有溫度的目光,輕輕“嗯”了一聲,抱緊雙臂的手稍微放鬆了一些。
“好了,各位,”邵博士拍了拍手,將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設備檢查和人員集結將在兩小時內完成。我們將在黃昏時分出發,利用夜色掩護進入目標海域。航渡期間,我會向各位詳細介紹各項設備的具體操作和應急預案。現在,請先去分配好的艙室稍作休息,熟悉環境。”
她環視著控製室裡的每一個人,語氣凝重而堅定:“我們即將駛向的,是人類認知的邊緣,甚至可能更遠。我們帶著最先進的科技,也帶著對未知的敬畏。記住,我們的首要目標是觀察和理解,除非萬不得已,絕不主動衝突。但同樣,也必須做好應對任何不測的準備。”
“潛蛟”號靜靜地停泊在碼頭,冰冷的金屬船體反射著傍晚昏暗的天光。它承載著人類科技的結晶,也承載著探索未知的勇氣與沉重壓力,即將駛入那片被古老預言籠罩的、危機四伏的深藍。
喜歡深淵回響無限流請大家收藏:()深淵回響無限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