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新的基地_深淵回響無限流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42章 新的基地(1 / 1)

海淵行動的成功與鑰匙指引性質的轉變,像一道分水嶺,清晰地劃定了“守望者”團隊的全新階段。他們不再是四處救火、被動反應的危機應對小組,而是擁有了明確戰略目標和專屬工具的“現實修複者”。這意味著,他們需要一個與之相匹配的、更穩固的根基。

“我們必須有一個真正的‘家’了。”

在一次戰後總結與戰略規劃會議上,林默提出了這個所有人都隱約感覺到,卻由他正式說出的議題。地下指揮中心雖然功能齊全,但本質上是“異策部”的一個前沿哨站,具有臨時性和從屬性。隨著團隊任務的升級、與“異策部”合作模式的改變更偏向對等合作而非隸屬),以及未來可能涉及的更高機密性與獨立性,一個完全由團隊掌控的、功能完備的永久性基地,成為了迫在眉睫的需求。

這個提議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讚同。

接下來的日子,基地選址成了頭等大事。肖雅和邵青組成了技術選址小組,製定了苛刻的選址標準:

1.地理位置偏僻:需要遠離主要城市和人口密集區,以減少不必要的關注和潛在的附帶損傷風險。理想地點是深山、荒漠或地下。

2.交通相對便利:偏僻不等於隔絕。需要具備快速投送力量和物資的能力,最好能依托現有但廢棄的基礎設施如舊軍事基地、廢棄礦坑、大型地下設施)進行改造,以節省時間和資源。

3.能量背景純淨:這是最關鍵的一條。基地所在區域的天然能量場必須穩定,不能存在強烈的、無法解釋的地磁異常或空間褶皺,避免乾擾對鑰匙部件的研究、能量監測網絡的運行,以及團隊成員的“回響”能力。同時,也要便於部署強大的能量屏蔽和偽裝係統。

4.地質結構穩定:能夠承受可能的高強度戰鬥餘波或極端天氣,並提供足夠的地下拓展空間。

5.資源可及性:附近最好有可開發利用的水源、能源如地熱、風能)基礎,或便於建立物資補給線。

肖雅調動了所有能訪問的衛星數據、地質勘探報告和曆史上的異常事件記錄,邵青則利用她在“異策部”時期的權限,調閱了大量被封存的、關於冷戰時期建造的各類秘密工程的檔案。

全息沙盤上,一個個可能的地點被標記、分析、模擬,又被逐一排除。有的因為靠近活躍的地震帶被否決,有的因為地下存在複雜的溶洞係統不適合大型建設,有的則因為曾是古代戰場或近代大規模異常事件發生地,能量背景過於“渾濁”而被放棄。

最終,篩選範圍縮小到了三個備選地點。

第一個,是西北高原深處一個廢棄的、代號“燧石”的洲際導彈發射井及配套指揮中心。優點是結構極其堅固,深埋於山體之中,隱蔽性絕佳,且內部空間巨大。缺點是改造工程量浩大,交通相對不便,高原環境對長期駐守人員是考驗。

第二個,是西南橫斷山脈中一個早已停產的、依托巨大天然溶洞群修建的三線軍工廠。優點是空間廣闊且形態自然,易於偽裝,附近有豐富的水電資源。缺點是溶洞結構複雜,可能存在未知的生態或地質風險,且氣候潮濕,對精密儀器保養不利。

第三個,是東北邊境地區一個看似普通的林場。地表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起伏的丘陵,但在地下深處,隱藏著一個規模驚人的、代號“龍脈”的冷戰時期超大型地下指揮所及物資儲備庫,因其戰略位置過於突出反而在後期被棄用封存。優點是位置絕佳——既足夠偏僻,又距離主要的交通乾線和“異策部”的東北區域支援中心不遠;地下空間規模是三處中最大的,結構規整,便於分區規劃;地質條件穩定,能量背景經過邵青親自帶隊的先遣隊探測,確認異常“乾淨”,幾乎是一片能量的“靜默區”。唯一的缺點是,由於封存多年,內部基礎設施基本報廢,需要從零開始重建生命維持和能源係統。

經過團隊核心成員的激烈討論和利弊權衡,最終,“龍脈”基地以其無與倫比的潛力勝出。

“交通和空間是關鍵。”林默一錘定音,“我們未來的行動頻率會很高,需要快速響應全球各地的‘節點’。‘龍脈’的位置提供了這個可能。而足夠大的空間,意味著我們可以將研究、訓練、生活、指揮等功能徹底分開,實現專業化分區,這是我們從‘團隊’走向‘組織’的必要一步。”

選址確定後,一場無聲的“遷徙”與“重建”工程迅速啟動。

邵青利用她深厚的人脈和依然有效的技術權限,以“國家級地質災害監測與應急響應前沿科研站”的名義,協調了部分“異策部”的後勤工程部隊和可靠的民間建築公司,負責地表設施的初步修繕和通往地下入口的隱蔽道路建設。而核心的地下改造工程,則由“守望者”團隊親自監督,並動用了秦武利用之前任務積攢的“私房錢”和邵青帶來的部分“讚助”,雇傭的一支絕對保密、專業性極強的國際工程團隊成員多由退役的特種工程兵組成)負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默親自繪製了基地的初步功能分區藍圖:

核心指揮區:位於基地最中心,也是防護最嚴密的地下多層區域。包含總指揮室、戰略分析中心、通訊樞紐將直接鏈接“異策部”主乾網及肖雅正在搭建的獨立衛星網絡)、以及鑰匙部件保管與研究實驗室。這裡將是整個基地的大腦和心臟。

科研實驗區:緊鄰核心區,劃分為多個專業實驗室。包括肖雅主導的“能量學與異常現象解析實驗室”、邵青負責的“應用科技與裝備研發中心”、以及一個專門為零和未來可能發現的類似能力者設立的“特殊回響研究與訓練室”。該區域配備了最強的能量屏蔽和物理隔離措施,以防實驗意外。

生活保障區:占據了一片擁有模擬自然光照和通風係統的寬闊空間。包含成員宿舍、食堂、健身房、醫療中心配備了從“異策部”爭取來的最先進的醫療艙和基因穩定療法設備)、以及一個擁有大量實體書籍和虛擬接入設備的休閒圖書館。林默堅持,這裡必須有“家”的溫暖,而非兵營的冰冷。

訓練區:這是秦武最關心的部分。不僅包含了標準的體能訓練場、戰術射擊場、格鬥擂台,還專門開辟了多個模擬不同環境城市、叢林、沙漠、極地、甚至扭曲空間)的“全息戰術訓練艙”。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專門用於安全練習和控製“回響”能力的“靜默場”,其牆壁由肖雅設計的一種能吸收和分散能量的特殊材料構成。

後勤與裝備區:龐大的機庫與維修車間,用於停放和維護未來的飛行器、裝甲車輛。毗鄰的是武器庫、裝備儲存庫和物資倉庫。這裡將是團隊力量的物質保障。

信息檔案中心:一個獨立且擁有多重備份係統的巨大服務器集群所在地,用於存儲和處理所有任務數據、異常事件記錄、全球監測信息以及零正在構建的“記憶圖書館”。這裡是團隊的知識寶庫和曆史檔案館。

整個基地的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挖掘機的轟鳴、焊接的火花、工程師們的呼喊聲,打破了地下塵封數十年的寂靜。每個人都投入了巨大的熱情,肖雅和邵青幾乎住在了臨時指揮部,盯著每一根管線、每一個接口的鋪設;秦武則帶著幾名新加入的、有軍事工程背景的隊員,反複檢查防禦工事和逃生通道的設置;零常常獨自一人在龐大的空間裡漫步,用她獨特的方式感受著這裡的“氛圍”,並提出一些看似直覺、後來卻被證明至關重要的修改建議,比如某個走廊的轉角應該更圓潤以利於“能量流”的順暢,或者某個房間的燈光色溫需要調整以穩定情緒。

林默統籌全局,協調資源,解決紛爭。他看著這片原本冰冷、黑暗、充滿曆史塵埃的地下空間,正在一點點被注入活力、科技和……希望。這裡將不僅僅是他們遮風避雨的堡壘,更是他們踐行新使命的出發點和堅強後盾。

兩個月後,基地的主體建設和基礎係統安裝初步完成。雖然許多細節仍需完善,但已經具備了運行的基本條件。

在一個選定的吉日主要是為了討個好彩頭),所有核心成員齊聚在剛剛啟用、還帶著些許裝修氣味的總指揮室內。巨大的弧形主屏幕上,顯示著基地各區域的實時監控畫麵,能源核心穩定運行,生命維持係統綠燈常亮。

林默站在眾人麵前,目光掃過每一張熟悉而堅毅的麵孔——沉穩的秦武、睿智的肖雅、神秘的零、乾練的邵青,以及幾位在近期任務中表現出色、被吸納進來的新成員。

“這裡,曾經是一個為了應對毀滅而建造的堡壘。”林默的聲音在寬闊的指揮室內回蕩,清晰而有力,“但今天,我們賦予它新的意義。它不再是為了毀滅,而是為了守護;不再是為了對抗,更是為了修複。”

他指向屏幕上方,那裡懸掛著一個剛剛設計好的徽標——抽象化的地球輪廓被一隻有力的手托住,手的外圍是一圈象征著聲波的同心圓環,下方是用中英文書寫的銘文。

“從今天起,這裡就是我們共同的家,也是我們守護這個世界的前沿陣地。它的名字是——”

林默深吸一口氣,鄭重宣布:

“‘守望者’之家theatchershaven)!”

掌聲響起,並不熱烈,卻充滿了堅定與承諾。每個人都知道,這個名字代表著責任,也代表著歸屬。

“我們的武器,是知識與勇氣;我們的盾牌,是團結與信念;我們的指南針,”林默看向放置在旁邊特製防護罩內的三件鑰匙部件,“是這些古老的智慧。我們將以此地為根基,去傾聽世界的痛苦,去修複現實的創傷。”

他環視眾人,發出作為基地主人的第一道指令:

“我宣布,‘守望者’之家,正式啟用!各就各位,啟動全域係統!”

肖雅在控製台上輸入最終指令,邵青確認能源輸出穩定,秦武報告防禦係統全麵上線,零輕輕閉上眼睛,感受著整個基地能量場的和諧共鳴。

低沉的嗡鳴聲響起,並非噪音,而是龐大係統開始協同運行的脈搏。燈光依次亮起,屏幕上的數據流開始加速,通風係統帶來清新的空氣。

他們終於有了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一個隱藏在世界表象之下,卻肩負著維係世界平衡重任的基地。新的篇章,就在這片堅實的地下基石上,正式翻開。未來的挑戰依舊未知且艱巨,但至少,他們不再是無根的浮萍,而是有了可以依靠和為之奮鬥的根據地。

“守望者”之家,就此屹立。它的沉默,將是這個世界最深沉的安全感。

喜歡深淵回響無限流請大家收藏:()深淵回響無限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合約到期,金絲雀踹了金主跑路了 網管詩琪被富豪盯上了 重生1978:軍婚撩人,糙漢寵 玄鐵秘影:龍脈謎引江湖亂 萬人迷,金絲籠中雀 時先生,你的愛要不起 饑荒古代,官府分配漂亮媳婦 洪荒農皇 規則怪談:請在我的葬禮上微笑 夢醒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