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舟的指尖在實驗室操作台的冷金屬表麵劃過,黑石在掌心微微發燙。全息投影裡,克什米爾地區的時空褶皺修複數據正以每秒300組的頻率刷新,那些跳動的藍色波紋讓他想起艾蕾娜水晶皮膚上的裂紋。陳宇推門而入時,帶進來的寒風裹著雪粒,在恒溫實驗室裡瞬間凝成白霧。
“北京來的專機已經在停機坪等了四十分鐘。”陳宇把防寒服扔在蘇晚晴的空辦公椅上,椅背上還搭著她失蹤前穿的米白色針織衫,“中科院那幫人用加密頻道發了七次催促信號,說攜帶的‘樣品’保質期隻有七十二小時。”
林遠舟關閉全息投影,黑石的溫度突然升高,像是在預警。他記得艾蕾娜曾說過,星溯者的維度錨點會對高濃度場力武器產生共振,而此刻掌心傳來的灼痛感,與月球基地異動時的頻率驚人相似。
“樣品是什麼?”他抓起外套走向電梯,靴底碾過地麵的金屬碎屑——那是上周地下抵抗組織送來的場力炸彈殘骸,外殼上還殘留著天元集團的激光防偽標識。
“他們不肯說。”陳宇按下電梯下行鍵,轎廂壁的反光裡映出他眼下的青黑,“但根據能量特征分析,和新秩序聯盟上周在波斯灣試射的湮滅立場炮同源,隻是頻率被刻意調製過。”
專機的舷窗蒙著三層防輻射膜,窗外的雪原在暮色中泛著鉛灰色。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王院士正用鑷子夾著枚橄欖大小的銀灰色圓柱,容器外壁的液晶屏上,紅色數字正從1200開始倒計時。
“這是我們在巴基斯坦邊境截獲的試驗彈。”老人的手指在顫抖,鑷子碰撞容器發出清脆的響聲,“新秩序聯盟用天元集團提供的特種合金做外殼,場力發生器的核心算法——”他突然停住,從公文包裡抽出份激光打印的圖紙推過來。
林遠舟的呼吸驟然停滯。圖紙上的場域諧振公式,與蘇晚晴失蹤前鎖在加密服務器裡的防禦方案隻差三個常量。那些用紅色批注修改的參數,分明是她慣用的筆跡。
“蘇博士的研究數據,你們怎麼會——”
“是她主動發過來的。”王院士按下容器的暫停鍵,數字定格在1147,“去年冬天,她匿名給我們寄了個硬盤,說如果有天她失聯,就必須啟動‘鏡像計劃’。”老人從保溫杯裡倒出枸杞茶,蒸汽在他滿是皺紋的臉上凝成水珠,“這孩子在郵件裡說,你看到這些公式時,一定會堅持給技術加三重監管鎖。”
陳宇突然拍向林遠舟的肩膀,指節因用力而發白:“鏡像計劃?就是她總說要建的國際聯合實驗室?”
“不隻是實驗室。”王院士打開全息沙盤,亞洲大陸的立體模型上亮起二十七個紅點,“是能同時監控場力武器和防禦係統的全球網絡。蘇博士算過,要抵消湮滅立場炮的空間扭曲,需要在北緯30度建立六個諧振塔,形成的防護場能覆蓋半個亞洲。”
林遠舟的拇指摩挲著黑石表麵的紋路,突然想起三年前在伊瑟爾星,瑟蘭導師展示的維度穩定裝置。那些懸浮在能量矩陣環裡的晶體,與眼前容器中的銀灰色圓柱有著相同的分子震顫頻率。
“你們已經試過反向場力波了?”他突然開口,聲音因喉嚨發緊而沙啞。
王院士的眼神暗了下去:“上周在塔克拉瑪乾做過試驗。諧振塔啟動時,戈壁灘上的沙粒都懸浮起來,形成的防護場確實能抵消湮滅炮的攻擊——”他頓了頓,調出段加密視頻,“但代價是,場域覆蓋範圍內,所有電子設備的時間流速加快了十七倍。個戰士的手表在三分鐘裡走完了一整天,他的指甲和頭發……”
視頻裡的士兵正用顫抖的手撕扯自己的作訓服,裸露的手臂上,黑色的汗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又變白。林遠舟猛地關掉畫麵,黑石在掌心燙得像塊烙鐵。
“這就是蘇晚晴擔心的維度震蕩。”陳宇的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哽咽,“她的筆記裡寫過,強行中和空間扭曲會引發時間反噬,就像用鐵錘砸鎖,鎖開了,門也會散架。”
專機穿越雲層時發生輕微顛簸,王院士抓緊扶手的指關節泛白:“守護者同盟的成員國都同意了,技術研發出來後由聯合國五常共同監管。中國、俄羅斯、巴西各出三個諧振塔的建設名額,所有核心參數由國際委員會保管。”他從公文包抽出份燙金文件,“這是十二國元首聯名簽署的承諾書,你看——”
林遠舟的目光落在文件末尾的簽名處,巴西總統的名字旁邊,有個用鋼筆補寫的小注:“請確保林博士能隨時訪問亞馬遜雨林的場力監測站。”那字跡讓他想起在地下抵抗組織見到的密信,當時組織首領說,有位“來自南方的女士”一直在匿名資助他們破壞天元集團的武器生產線。
“諧振塔的能量核心用什麼驅動?”他突然問,指尖在文件邊緣劃出淺痕。
“最初想用可控核聚變。”王院士調出份材料清單,“但蘇博士的硬盤裡建議用‘零點能提取裝置’,說這種從真空零點場獲取能量的技術,不會引發場力過載。”老人突然壓低聲音,“她還附了張伊瑟爾星的星圖,標注的能源礦脈位置,和我們衛星探測到的月球背麵異常磁場完全吻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黑石突然發出蜂鳴,林遠舟的腦海裡閃過艾蕾娜破碎的影像:環形母艦群懸浮在土星環附近,星溯者議會的穹頂在爆炸中坍塌。他想起三天前收到的加密信息,艾蕾娜用意念傳遞的畫麵裡,新秩序聯盟的月球基地正在組裝巨型維度炮,炮口對準的方向正是仙女座星係。
“我需要三個月時間。”他突然在文件上簽字,筆尖劃破紙麵的聲音在安靜的機艙裡格外清晰,“第一個諧振塔必須建在甘肅的敦煌,那裡的地磁異常帶能放大場力波的覆蓋範圍。”
陳宇猛地站起來,座椅與艙壁碰撞發出巨響:“你瘋了?我們剛阻止克什米爾的世間災難,現在又要主動研發場力武器?”
“這不是武器。”林遠舟把黑石按在全息沙盤上,敦煌的位置立刻亮起綠色光暈,“是防護盾。就像星溯者用維度錨點穩定空間裂縫,我們需要用諧振塔在地球周圍織張網。”他看向王院士,“蘇晚晴的硬盤裡有沒有提到‘記憶錨點’?”
老人的眼睛突然睜大:“有!她標注這是最高優先級的技術,說能用來修複時間反噬造成的損傷。但文件裡隻有個公式框架,像是沒寫完——”
“因為那需要星溯者的生物能量場。”林遠舟打斷他,黑石的溫度逐漸回落,“伊瑟爾星人能通過意識共振穩定時空結構,這就是為什麼瑟蘭導師會出現在瑞士的診所。”
陳宇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指腹按在他虎口的舊傷上——那是去年在地下兵工廠被場力武器碎片劃傷的疤痕:“你早就知道蘇晚晴還活著,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