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科研中心的聽證會大廳裡,懸浮式全息投影將星穹星球的空間錨點三維模型投射在中央,幽藍色的應力分布圖譜上,三處裂縫像蜿蜒的傷疤,在燈光下泛著警示性的微光。林遠舟站在投影左側,指尖劃過模型中最危險的北緯23°錨點,那裡的應力數值已經逼近紅色閾值,而他身後的顯示屏上,星核文明的“空間平衡公式”正以流動的金色字符緩慢滾動,與混元場論的基礎框架形成精準的咬合。
“各位代表,”林遠舟的聲音通過場力擴音器傳遍大廳,每個座位前的終端都同步顯示著公式推導過程,“根據nx739遺址帶回的日誌數據,空間平衡公式的核心在於‘動態應力補償’——它能像血管調節血壓一樣,根據星球的空間曲率實時調整場力輸出。我們將其融入混元場論後,計算機模擬顯示,星穹錨點的穩定性至少能提升40,裂縫擴張速度會減緩至每年0.1毫米,這意味著你們有足夠時間完成永久性修複。”
話音剛落,大廳右側的星穹文明代表席立刻響起一陣騷動。激進派領袖柯爾猛地站起身,他的觸角狀頭飾因情緒激動而微微顫抖,指尖在終端上一點,投影瞬間切換成星核文明母星崩塌的影像——幽藍色的時空裂隙吞噬著建築,半透明的碎片在黑暗中旋轉,畫麵裡還能聽到星核人絕望的嘶吼。
“林遠舟博士,你難道忘了這顆星球的結局嗎?”柯爾的聲音帶著金屬般的冷硬,“一個因濫用空間技術而滅絕的文明,他們留下的公式就像帶毒的果實!我們星穹文明花了三百年才用人工場力穩住空間錨點,現在你要我們把命運交給一個死去文明的遺產?”
他身後的幾位星穹代表紛紛附和,其中一位年長的科學家調出數據圖表:“我們檢測到公式中存在‘未知變量x’,它對應的場力波動頻率與星穹星球的自然共振存在0.3hz的偏差——這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讓原本穩定的錨點區域出現新的裂隙!”
蘇晚晴立刻上前一步,將手中的便攜式場力儀接入投影係統,屏幕上瞬間跳出兩組對比曲線:“柯爾領袖,這個‘未知變量x’並非隱患,而是星核文明對‘空間記憶效應’的補償參數。我們用張詳前教授的‘空間運動規律’理論驗證過,0.3hz的偏差正好能抵消星穹星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場力——就像地球的地磁場需要考慮自轉偏向力一樣,這是維持平衡的必要條件。”
她頓了頓,調出實驗室的實時畫麵:畫麵中,微型空間錨點模型正承受著模擬星穹重力的場力衝擊,未加入公式的對照組已經出現細微裂紋,而融入平衡公式的模型卻始終保持穩定。“這是我們在地球實驗室進行的第37次驗證,每次結果都一致——公式不僅不會引發風險,反而能修複錨點周圍的隱性損傷。”
柯爾卻不為所動,他揮手關閉實驗畫麵,調出星穹文明的曆史文獻:“四百年前,我們的先祖曾嘗試引入外星技術修複大氣層,結果導致17個浮空城墜毀!你們地球有句諺語叫‘前車之鑒’,難道你們要我們重蹈覆轍?”
大廳內的氣氛瞬間緊張起來,新星球的代表看向林遠舟,眼神中帶著猶豫;伊瑟爾星的凱倫則悄悄按下通訊器,似乎在聯係瑟蘭教授。林遠舟深吸一口氣,走到中央投影前,將星核文明的技術日誌與星穹的空間探測數據疊加在一起——兩組看似無關的數據,在時間軸上竟呈現出驚人的相似性。
“柯爾領袖,我理解你的顧慮,但‘未知’不代表‘危險’。”林遠舟的手指在投影上劃出一條曲線,“星核文明覆滅的原因是突破了空間能量臨界閾值,而我們的方案是在閾值內應用平衡公式——這就像你們不會因為有人溺水,就禁止所有人遊泳。”
他看向陳宇,後者立刻會意,啟動了全息模擬係統。大廳瞬間暗下來,眾人仿佛置身於星穹星球的錨點現場:幽藍色的場力屏障籠罩著裂縫,融入平衡公式的修複光束像銀色的藤蔓,緩慢纏繞在裂縫周圍,而應力樹枝則在終端上穩步下降。
“各位請看,”陳宇的聲音從暗處傳來,“張詳前教授在《統一場論》中提出,空間結構具有‘自我修複性’,隻要給予正確的場力引導,就能激活這種特性。我們的模擬顯示,平衡公式正是這種‘引導信號’——它不會強行乾預空間運動,而是順應其規律,就像園丁修剪樹枝,而非折斷它。”
突然,柯爾身邊的年輕星穹科學家發出一聲驚呼,他的終端屏幕上,星穹星球的實時監測數據正在跳動——北緯23°錨點的應力數值突然上升了5,裂縫邊緣出現了細微的能量泄漏。“不好!”他站起身,聲音帶著慌亂,“錨點的自然修複速度正在下降,如果不儘快乾預,下個月可能就會出現大氣層泄漏!”
柯爾的身體僵了一下,他快步走到終端前,手指顫抖著滑動屏幕,臉色逐漸變得凝重。林遠舟抓住這個機會,走到他身邊:“柯爾領袖,現在不是爭論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在最危險的北緯23°錨點進行試點修複——如果出現任何風險,我們立刻停止,所有責任由地球科研團隊承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晚晴也上前補充:“我們還可以成立一個‘四方監督小組’,由星穹、地球、伊瑟爾星和新星球各派兩名科學家組成,實時監測修複過程。一旦場力波動超過安全範圍,任何一方都有權暫停實驗——這是我們的誠意。”
柯爾沉默了片刻,觸角狀頭飾輕輕晃動,似乎在與其他星穹代表交流。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眼神中的堅定少了幾分,多了些許猶豫:“如果試點出現任何問題,你們必須立刻撤離星穹星球,並且永遠不再提出類似方案。”
林遠舟立刻點頭:“我以混元學院的名義保證。”
就在這時,瑟蘭教授的全息影像突然出現在大廳中央——她的臉色有些蒼白,顯然剛從傷病中恢複,但眼神依舊堅定。“柯爾領袖,我是瑟蘭。”她的聲音帶著星溯者特有的溫和,“伊瑟爾星曾因過度開發空間技術陷入危機,是地球的混元場論幫我們穩住了能源核心。現在,平衡公式可能是拯救星穹錨點的唯一機會——我願意親自帶領伊瑟爾星的科研團隊,參與試點修複,與你們共同承擔風險。”
凱倫也站起身,舉起手中的量子重構模塊:“我們帶來了伊瑟爾星最先進的應急設備,一旦出現空間崩塌,我們可以用量子重構技術暫時凍結錨點區域的空間運動——這是我們的底氣。”
柯爾看著瑟蘭的影像,又看了看終端上不斷上升的應力數值,終於歎了口氣。他走到代表席前,按下了投票器:“我同意試點方案,但必須成立‘空間風險應急小組’,四方代表共同監督,並且每天向星穹議會提交監測報告。”
隨著他的投票,星穹代表席上的指示燈逐一亮起——讚成票逐漸超過反對票,最終以178的結果通過了方案。大廳內響起一陣輕微的掌聲,新星球的代表走上前,與林遠舟握手:“我們會派最好的生態學家參與監督,確保修複過程不會影響星穹的生物多樣性。”
伊瑟爾星的凱倫則笑著拍了拍陳宇的肩膀:“需要量子重構技術支持,隨時找我——瑟蘭教授說,這是我們欠地球的人情。”
林遠舟看向蘇晚晴,兩人相視一笑。蘇晚晴低頭看了看終端上的平衡公式,輕聲說:“星核文明如果知道他們的遺產能拯救另一個文明,應該會很欣慰吧。”
林遠舟點頭,目光再次投向中央投影——星穹星球的錨點模型上,修複方案的路線圖正在緩慢生成,而那道代表平衡公式的金色曲線,正像一道希望的光,纏繞在幽藍色的裂縫周圍。他知道,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的試點修複還會遇到更多挑戰,但至少此刻,不同文明的人們,為了同一個目標,站在了一起。
柯爾走到林遠舟身邊,遞給他一枚銀色的徽章——徽章上刻著星穹星球的輪廓,周圍環繞著場力符號。“這是星穹科研院的榮譽徽章,”他的語氣比之前溫和了許多,“帶上它,你們可以自由進入錨點區域的任何實驗室。希望……我們這次沒有做錯選擇。”
林遠舟接過徽章,鄭重地彆在胸前:“我們不會讓你失望的。”
大廳外,星穹星球的陽光透過透明穹頂灑進來,落在眾人身上。林遠舟看著窗外漂浮的浮空城,心中突然想起nx739星球上那些凝固在時間裡的碎片——他暗暗發誓,絕不會讓星穹成為第二個星核文明,也絕不會讓平衡公式成為新的災難源頭。
“陳宇,”林遠舟轉身,“立刻準備試點修複的設備清單,重點檢查場力發生器的穩定性;蘇晚晴,聯係地球實驗室,把第37次實驗的數據全部發送給應急小組;凱倫,麻煩你協調伊瑟爾星的量子重構飛船,讓它們在星穹軌道待命——我們三天後出發,前往北緯23°錨點。”
“明白!”三人齊聲回應,各自忙碌起來。
大廳內的投影漸漸關閉,但星核文明的空間平衡公式,卻像一顆種子,在聯合科研中心的土壤裡,開始生根發芽。而林遠舟知道,這顆種子能否長成參天大樹,不僅需要科學的澆灌,更需要不同文明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這,或許就是星核文明留給宇宙的,最珍貴的遺產。
喜歡星海啟元請大家收藏:()星海啟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