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弦三號,這裡是聯合科研中心指揮室,確認跨星係場力運輸通道入口坐標穩定,能量波動值控製在0.03赫茲以內,符合通航標準。”
林遠舟的聲音通過量子通訊器傳到“星弦三號”旗艦的駕駛艙時,蘇晚晴正站在弧形舷窗前,看著舷外緩緩展開的淡藍色光膜。那光膜如同被拉伸的水晶,表麵流淌著細碎的場力紋路,正是基於星穹文明超空間技術與混元場論融合而成的“空間能量穩定場”——跨星係場力運輸通道的核心屏障。
駕駛艙內,陳宇的手指在全息操控台上快速滑動,屏幕上跳出一組實時數據:“通道入口空間曲率1.2,內部場力密度每立方厘米5.8個量子單位,比模擬實驗時更穩定。林教授,按這個參數,從地球抵達星穹星球隻需要71小時42分鐘,比預計還快18分鐘。”
“彆掉以輕心。”林遠舟的影像出現在控製台旁的懸浮屏幕上,他指尖點了點屏幕角落的黑石圖案,“張詳前在‘空間運動規律’裡提到,‘人工製造的空間通道必然存在場力回彈區,回彈強度與通道長度成正比’。跨星係通道全長2.3萬光年,我們雖然用穩定場抵消了大部分回彈,但通道中段的‘柯伊伯帶對應區’仍可能出現空間亂流,必須提前做好應對預案。”
蘇晚晴轉過身,目光掃過駕駛艙後側的貨艙監控畫麵——那裡堆滿了地球產的生態修複設備,還有新星球送來的熒光植物種子。這些物資是支援星穹星球加固空間錨點的關鍵,也是四方文明建立聯盟後的首次大規模星際運輸。她走到控製台前,調出通道中段的三維模型,模型上用紅色虛線標注出亂流高發區:“我們已經在貨艙外層加裝了雙重場力緩衝墊,一旦遭遇亂流,緩衝墊能在0.01秒內展開,保護設備不受空間撕扯力影響。而且艾蕾娜派來的伊瑟爾星工程師,已經將量子重構儀調試到‘應急模式’,隨時能修複通道屏障的微小破損。”
“莉婭呢?新星球的農產品嬌貴,可經不起顛簸。”林遠舟的影像微微側身,似乎在查看指揮室的監測數據。
“我在這兒!”通訊器裡立刻傳來莉婭的聲音,伴隨著輕微的葉片摩擦聲——她正蹲在貨艙的恒溫箱旁,手指輕觸箱壁上的熒光樹葉,樹葉立刻亮起柔和的綠光,“新星球的‘光合稻種’已經適應了0.8倍重力環境,恒溫箱裡的場力調節器能模擬星穹星球的光照頻率。不過林教授,你說的空間亂流真的會來嗎?我昨天晚上夢見通道裡飄著好多發光的石頭,像新星球的螢火蟲一樣。”
林遠舟忍不住笑了:“那可能是你太緊張了。不過亂流確實可能伴隨空間碎屑——星穹文明的莫拉克長老說過,他們之前的超空間通道,每航行十次就會遇到一次碎屑撞擊。但我們的穩定場能自動識彆碎屑的場力特征,提前用高頻能量將其分解,你就放心吧。”
就在這時,駕駛艙內的警報燈突然閃爍起淡黃色的光芒,陳宇的臉色瞬間沉了下來:“通道入口場力波動值突然升到0.07赫茲!是空間回彈?不對,回彈區應該在中段……”
蘇晚晴立刻湊到控製台前,目光鎖定在波動曲線的峰值上:“不是回彈,是外部場力乾擾!看這個波動頻率——0.07赫茲,和星核文明遺址裡時空裂隙的頻率一模一樣!”
林遠舟的影像瞬間嚴肅起來:“立刻啟動‘場力溯源程序’,確定乾擾來源!蘇晚晴,讓艾蕾娜的工程師檢查穩定場的能量輸出,陳宇,降低飛船航速至30,準備應對突發狀況!”
駕駛艙內的氣氛驟然緊張,全息屏幕上的波動曲線開始劇烈起伏,原本平穩的淡藍色光膜表麵,突然出現了細小的褶皺。莉婭的聲音帶著一絲急促:“貨艙的熒光樹葉開始變色了!從綠色變成淡紫色,這是場力異常的預警信號!”
“乾擾來源找到了!”陳宇猛地一拍控製台,屏幕上跳出一張星係圖,圖中一個暗紅色的小點正在緩慢移動,“是一顆被廢棄的星核文明探測器!它的能源核心已經泄漏,產生的場力輻射正好掃過通道入口,導致穩定場出現局部紊亂!”
蘇晚晴立刻調出探測器的參數:“直徑12米,剩餘能量約1.2x104焦耳,距離通道入口300公裡。如果它繼續靠近,可能會撞破穩定場的外層屏障!”
“不能讓它靠近!”林遠舟的聲音斬釘截鐵,“陳宇,用艦載的高頻能量炮鎖定探測器,摧毀它的能源核心。注意控製能量強度,彆讓爆炸產生的碎屑波及通道入口。蘇晚晴,同步調整穩定場的能量輸出,在探測器爆炸區域形成臨時緩衝帶,避免場力衝擊波影響通道內部。”
陳宇的手指在操控台上快速操作,駕駛艙外傳來輕微的能量嗡鳴,旗艦腹部的能量炮口亮起淡紫色的光芒。蘇晚晴則與伊瑟爾星工程師通過思維共振交流,控製台旁的量子重構儀發出柔和的白光,穩定場表麵的褶皺開始緩慢平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能量炮鎖定目標,準備發射!”陳宇的聲音緊繃。
“緩衝帶準備完畢,場力密度提升至每立方厘米8.3個量子單位!”蘇晚晴補充道。
“發射!”
隨著陳宇的指令,一道淡紫色的能量束從炮口射出,如同劃破黑暗的利劍,精準命中300公裡外的探測器。探測器瞬間爆發出一團耀眼的白光,隨後分解成無數細小的碎片——但就在碎片即將散開時,穩定場的臨時緩衝帶突然亮起,將碎片全部包裹其中,隨後通過量子重構技術轉化為無害的空間粒子。
駕駛艙內的警報燈緩緩熄滅,波動曲線重新恢複平穩。莉婭長舒一口氣,聲音裡帶著後怕:“剛才嚇死我了,還以為第一次運輸就要出問題。林教授,你怎麼知道會有探測器乾擾?”
林遠舟的影像輕輕搖頭,指尖敲了敲屏幕上的黑石圖案:“不是我知道,是黑石提醒我。剛才你們檢查通道參數時,黑石表麵的紋路突然亮了一下,和我在星核文明遺址接觸時空裂隙時的反應一模一樣。張詳前說‘空間中的異常場力會通過物質介質傳遞信號’,黑石就是最好的介質——它能感知到我們儀器無法捕捉的場力異常。”
蘇晚晴走到舷窗前,看著通道入口的光膜重新恢複平整,心中忽然湧起一股暖流。從當初在廢棄倉庫裡做實驗,到如今駕馭跨星係運輸通道,她與林遠舟走過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對“場力本質”的探索。她輕聲說:“等這次運輸完成,我們可以在黑石的基礎上,研發專門的‘空間異常預警儀’。有了它,以後星際航行就能提前規避風險,聯盟的星際貿易也能更安全。”
“這個提議好。”林遠舟的影像露出笑容,“不過現在先專注於眼前的航行。陳宇,恢複航速,注意監測通道中段的場力變化;莉婭,再檢查一遍貨艙的恒溫箱,確保農產品沒有受到剛才的乾擾;蘇晚晴,你去跟伊瑟爾星的工程師溝通,讓他們每隔一小時彙報一次量子重構儀的狀態。我們要確保這次運輸萬無一失。”
“收到!”三人異口同聲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