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要塞如同一個在暴風雨後謹慎修補巢穴的工蜂,將絕大部分精力轉向了內部。而與那遙遠星域傳來的“幾何低語”的接觸,則為這沉悶的修複期注入了一絲難以言喻的期待與緊張。
陳守義帶領的團隊將全部智慧都投入到了與未知信號的對話中。他們發送的素數序列和基礎幾何圖形很快得到了回應——對方發送來了更加複雜的、蘊含拓撲學與量子力學基本原理的模型,並開始引入代表能量、物質、時空等基本概念的抽象符號。
“他們在嘗試建立一套共通的描述宇宙的語言體係!”陳守義興奮得幾乎手舞足蹈,“看這個符號組合,它在描述質能方程!雖然表達方式不同,但內核一致!這說明他們的物理認知與我們至少在基礎層麵是相通的!”
交流在極其緩慢而謹慎地進行著。雙方都避免發送任何可能暴露自身具體位置、軍事力量或社會結構的信息,僅僅圍繞著數學、物理和宇宙學的基礎原理進行“學術探討”。這種純粹理性的交流,仿佛兩個盲人在黑暗中通過觸摸對方的輪廓來確認彼此的存在和性質。
蘇婉將這種交流的部分成果非敏感信息)分享給了仍在康複中的韓冰。“很奇妙,不是嗎?在無儘的黑暗森林中,我們似乎遇到了一個……同樣點著燈,並且願意用邏輯和理性而非炮火來打招呼的鄰居。”
韓冰靠坐在醫療艙的觀察椅上,臉色依舊蒼白,但眼神專注地看著那些流轉的幾何圖形。“理性……未必代表善意。但至少,這是一個開始。”她頓了頓,輕聲補充,“保持警惕,但也……保持開放。”
韓冰自身的恢複情況則是另一場無聲的戰役。蘇婉的監測顯示,她體內“源初冰息”的核心確實布滿了細微的裂痕,以往如冰川般浩瀚平穩的力量,如今變得躁動不安,時而沉寂如死水,時而狂暴如雪崩。
常規的異能恢複手段效果甚微。蘇婉嘗試了多種生物能量調和與神經再生的方案,都隻能勉強維持現狀,無法觸及核心的損傷。
“或許……問題不在於‘修複’。”一次深度檢查後,蘇婉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強行凝聚‘規則奇點’的行為,可能並非破壞了你的核心,而是……以一種暴烈的方式,將它推向了某個臨界點,一個原本需要水到渠成才能觸及的……進化關口。”
“進化?”韓冰抬起眼。
“是的。”蘇婉調出能量流動的模擬圖,“你的力量本質是‘秩序’,而‘規則’是秩序的極致體現。那次嘗試,雖然失敗了,但你的核心確實短暫地‘觸摸’到了那個層麵。現在的‘裂痕’,也許不是損傷,而是舊有結構無法承載新層次力量而出現的……‘蛻變的預兆’。”
這個解釋為韓冰的康複指明了新的方向。她不再執著於“修複”回原來的狀態,而是開始嘗試去“理解”和“引導”核心內那股躁動不安的新生力量。
這個過程極其痛苦且危險。她需要在內視中,一次次地直麵那仿佛能凍結靈魂的極寒與撕裂一切的狂暴,用自己的意誌去梳理、去安撫、去嘗試與那更深層次的秩序法則建立新的、更穩固的連接。每一次嘗試都伴隨著巨大的精神痛楚和身體負荷,冷汗常常浸透她的衣衫。
不再是駕馭……而是融入……成為秩序本身的一部分?)
淩星,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她想起了淩星犧牲時那燃燒的、充滿守護意誌的火焰。秩序,並非隻有冰冷的規則與絕對的靜止,也應當包含守護與創造的“活性”。
她開始嘗試將這份領悟融入到力量梳理中,不再僅僅是用意誌去壓製,而是如同引導河流般,賦予那躁動力量以“方向”和“意義”。
漸漸地,核心的狂暴似乎有所平息,那些“裂痕”邊緣開始散發出一種更加內斂、更加深邃的幽藍光澤,仿佛破損的冰晶正在某種內在的力量下緩慢地自我重組、結晶,變得更加堅固,也更加……接近某種本質。
康複之路依然漫長,但希望已然顯現。
在外界,希望要塞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新的地下防禦節點更加隱蔽和堅固,利用“觀星者”技術改進的隱匿探測器被布設到了更遠的星係角落。工程師們成功地將微型引力操控裝置應用到了新型的“遊隼”級高速偵察機上,使其機動性和隱蔽性得到了質的提升。
與未知文明的“幾何對話”仍在繼續,內容逐漸從基礎原理向著更複雜的領域,如信息論、熵增定律對方對此表現出高度關注)等領域延伸。雖然依舊沒有交換任何身份信息,但一種基於純粹理性的、脆弱的信任似乎在慢慢建立。
希望要塞在廢墟和沉默中,如同韓冰體內那正在重塑的冰核一般,經曆著痛苦的蛻變,一點點地變得比以前更加堅韌,也更加深邃。他們失去了曾經的些許張揚,卻收獲了更為寶貴的謹慎與內在的力量。
星海的回音不再是單一的毀滅預警,也開始夾雜著來自遙遠彼方的、理性的問候。而在要塞的核心,一股更加接近宇宙本源的力量,正在破繭重生。
喜歡末日重啟:煉獄狂梟請大家收藏:()末日重啟:煉獄狂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