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的氣派與繁忙,與雲川的煙火氣截然不同。林溪坐在省行政中心明亮寬敞的會議室裡,手心微微沁汗。周圍是來自全省各地的專家學者、資深官員,氣場強大。她這個來自基層區縣的年輕科員,顯得格外青澀和渺小。膝蓋上放著精心準備的發言稿,每一個字都經過反複推敲,凝聚了她對“根脈印記”計劃的全部理解和沈硯舟理念的深刻體悟。
會議進程過半,終於輪到她發言。主持人報出“雲川區代表林溪”時,台下投來不少好奇甚至略帶審視的目光。
林溪站起身,深吸一口氣,走上發言席。燈光有些刺眼,她微微眯了一下,目光掃過台下,仿佛能穿透這遙遠的距離,看到雲川區委大樓裡那個沉穩如山的身影。沈硯舟那句“不要小看自己”、“摸索一條路”、“很重要”的話語,如同注入心田的清泉,瞬間撫平了所有的緊張。她不是為了自己站在這裡,是為了雲川,為了那條被沈書記點亮的、守護城市靈魂與個體情感的路。
“各位領導、專家,大家好。我是來自雲川區舊城改造項目協調小組的林溪。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守護城市記憶的根脈——雲川區南巷舊改中‘根脈印記’計劃的探索與實踐》。”
她的聲音起初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微顫,但很快變得清晰、穩定,帶著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和力量。她沒有堆砌華麗的辭藻,而是從一張張南巷居民在老槐樹下的老照片講起,從陳伯珍藏的相冊、劉建軍那張“技術能手”獎狀講起,講述那些承載著集體記憶和個體情感的具體故事。
“城市更新,更新的不僅僅是建築和街道,更是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情感聯結。在雲川區南巷片區的改造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冰冷的推土機無法推倒植根於人心的情感。‘根脈印記’計劃,正是我們嘗試在變遷中守護這份‘根脈’的一次探索……”
她詳細介紹了計劃的初衷、價值評估的方法特彆是居民深度參與和口述史的運用)、紀念方案的設計理念如“根脈印記”的多維度表達),以及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輿情風波和如何依靠事實、透明和居民力量化解危機的經驗。她特彆強調了沈硯舟反複教導的核心:“政策剛性是底線,人文關懷是溫度,而洞察人心、滿足深層價值需求,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林溪的發言,沒有高深的理論,卻充滿了來自泥土的鮮活案例和基層實踐的智慧結晶。她講劉家問題的解決,如何通過幫扶重塑其價值感而非一味妥協;她講網絡風暴中,如何依靠居民證言和公開透明實現反轉;她講“根脈印記”如何從一個構想,在規則框架內一步步找到落地的路徑……
她的講述邏輯清晰,情感真摯,既有對問題的反思,也有對實踐的總結。台下原本有些漫不經心的聽眾,漸漸被吸引。當林溪展示老槐樹3d掃描模型、居民監督員工作照以及劉建軍在新崗位上穿著工裝的照片時,會場裡響起了輕微的議論和讚許的點頭。
“……我們深知,這隻是一個開始。如何在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平衡發展與守護,如何在冰冷的政策條文裡注入人性的溫度,如何在滿足大多數人利益的同時,不忽視少數個體的情感與尊嚴,這是雲川的課題,也是我們所有城市管理者的共同課題。”林溪的聲音在會場裡回蕩,帶著一種超越年齡的沉穩和思考深度,“‘根脈印記’計劃,是我們交出的一份來自基層的答卷,它或許不夠完美,但它證明了,隻要我們願意傾聽、願意尊重、願意在規則內尋找創新的路徑,冰冷的鋼筋水泥之下,同樣可以生長出溫暖人心的力量。謝謝大家!”
短暫的寂靜後,會場內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是對一個基層年輕乾部務實思考和真誠表達的肯定,更是對雲川區這種充滿人文關懷探索的認可!幾位資深專家在提問環節,對雲川的經驗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問了許多細節問題,林溪都從容不迫、條理清晰地一一作答,展現出了超出預期的專業素養和應變能力。
坐在後排的雲川區宣傳部長,激動地差點站起來。他知道,林溪這次不僅講好了雲川故事,更是在省級平台上為雲川、為沈書記的改革理念,打了一場漂亮的宣傳戰!
而此刻,遠在雲川區委書記辦公室的沈硯舟,正通過內部視頻係統實時關注著研討會的直播畫麵省裡重要會議有內部信號)。當林溪站在發言席上,聲音清晰、目光堅定地講述著雲川的實踐,講述著他反複強調的理念時,他那張慣常冷峻的臉上,線條似乎柔和了許多。
他看著她從容應對專家的提問,看著她眼神中閃爍的智慧光芒和那份因責任而愈發沉穩的氣質,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在他心底翻湧。是欣慰?是驕傲?還是……更多?他看到她瘦了,為了準備這次發言,她一定又熬了不少夜。畫麵切換到林溪特寫時,他甚至能看清她眼下淡淡的青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畫麵裡掌聲雷動,專家們紛紛點頭時,沈硯舟的嘴角,幾不可察地向上揚起了一個極其微小的弧度。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輕輕呷了一口,深邃的眼眸裡映著屏幕上那個閃閃發光的年輕身影,仿佛蘊藏著星辰大海。
研討會圓滿結束。林溪成了會場的小焦點,不少與會者主動與她交換聯係方式,表示希望進一步了解雲川的經驗。宣傳部長更是滿麵紅光,拍著林溪的肩膀連聲說:“小林啊,講得太好了!給咱們雲川長臉了!沈書記肯定非常滿意!”
歸程的車上,林溪疲憊卻興奮地靠在椅背上,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景色。成功的喜悅充盈著她,但更多的,是一種沉甸甸的滿足感——她沒有辜負沈硯舟的信任,她把他點亮的道路,成功地講述給了更廣闊的世界。她迫不及待想回到雲川,想親口告訴他會議的情況,想看看他聽到彙報時的反應……
天有不測風雲。車子駛入雲川地界時,天空驟然陰沉,狂風大作,緊接著,瓢潑大雨傾盆而下,雨幕密集得幾乎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司機不得不放慢車速。
回到區委大樓時,已是晚上九點多。雨勢稍歇,但天空依舊陰沉,濕漉漉的地麵反射著路燈昏黃的光。林溪抱著資料和會議紀念品下車,正準備走進大樓,卻看到台階上站著一個熟悉的高大身影。
沈硯舟撐著一把黑色的大傘,靜靜地站在那裡,仿佛一座沉默的山巒。昏黃的光線勾勒出他冷峻的側臉輪廓,看不清表情。
“沈書記?”林溪驚訝地停下腳步,心臟不受控製地加速跳動起來。他…是在等她?
“嗯。”沈硯舟應了一聲,聲音在雨後的寂靜中顯得格外低沉。他走下台階,將傘自然地傾向林溪頭頂,遮住了她上方殘留的雨絲。“雨大,路上辛苦了。”
兩人共撐一把傘,距離近得林溪能聞到他身上那熟悉的清冽氣息,混合著雨水的微涼。傘下的空間狹小而靜謐,隻有雨滴打在傘麵上的劈啪聲和她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
“會議…還順利嗎?”沈硯舟問道,目光落在她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尋。
“順利!很順利!”林溪立刻回答,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提高,“發言效果很好,很多專家和領導都對我們‘根脈印記’的理念和實踐很感興趣,提了不少問題……”她語速很快,迫不及待地想把會場的熱烈反應、專家們的肯定、以及她感受到的雲川經驗被認可的那種自豪感,一股腦兒地分享給他。
沈硯舟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他深邃的目光始終落在林溪因為興奮而微微泛紅的臉頰上,看著她眼中閃爍的、如同被雨水洗過的星辰般明亮的光芒。她能感受到他專注的視線,臉頰更熱了,聲音也不自覺地低了下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羞澀。
“……總之,沒有辜負您的信任和期望。”林溪最後總結道,抬起頭,勇敢地迎上沈硯舟的目光。傘下的光線昏暗,卻讓她清晰地看到他眼中那抹罕見的、毫不掩飾的讚許和……溫柔?
“你做得很好。”沈硯舟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比我想象的,還要好。”他頓了頓,目光在她眼下淡淡的青影上停留了一瞬,“回去好好休息。”
車子早已在路邊等候沈硯舟安排的)。林溪走到車邊,司機為她拉開車門。她回頭,看向依舊站在台階上、撐著黑傘的沈硯舟。雨後的夜風吹拂著他風衣的下擺,他的身影在路燈下顯得格外挺拔而孤寂。
“沈書記,”林溪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和一絲難以言喻的悸動,“您也早點休息。”
沈硯舟微微頷首。
林溪坐進車裡,關上車門。車子緩緩啟動。她忍不住透過車窗回望。沈硯舟依然站在那裡,目送著車子離開。昏黃的燈光下,他的身影越來越小,卻像烙印一樣刻在了林溪的心上。
車子駛出一段距離,林溪的手機屏幕亮了一下。一條新信息,來自那個熟悉的號碼:
“晚安。”
——沈硯舟
隻有簡簡單單的兩個字。
林溪握著手機,看著窗外被雨水衝刷得格外乾淨的街道,路燈的光暈在濕漉漉的地麵上拉出長長的、朦朧的光帶。她的嘴角,抑製不住地向上揚起,心底像是被投入了一顆小小的石子,漾開了一圈圈甜蜜而溫暖的漣漪。
星火已在省級舞台燎原。
而那句深夜傘下的“做得很好”,和這條隻有“晚安”的信息,卻比任何掌聲都更讓她心潮澎湃,預示著一場更熾烈的情感風暴,已在無聲處悄然醞釀。
喜歡他的指尖江山請大家收藏:()他的指尖江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