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林溪站在研究所頂樓的落地窗前,俯瞰著漸漸蘇醒的城市。今天是新材料項目中試成功的發布會,也是產業園奠基的日子。她輕輕撫摸著小腹,那裡已經恢複了平坦,但孕育新生命的記憶永遠留在身體裡。
“緊張嗎?”沈硯舟從身後走近,為她披上外套。林溪靠進丈夫懷裡:“有一點。這不僅僅是個發布會,更是向所有人宣告:我們挺過來了。”沈硯舟微笑:“而且比以往更強大。”
樓下,安保團隊正在進行最後檢查。周毅的聲音從對講機傳來:“一切就緒,嘉賓開始入場。”今天的安保級彆前所未有:無人機巡邏、信號屏蔽、生物識彆門禁,甚至還有暗藏的應急疏散通道。但所有這些措施都巧妙地隱藏在慶典氛圍中,不讓來賓感到不適。
發布會準時開始。林溪站在台上,自信從容地介紹項目成果。當她展示新材料在極端環境下的性能數據時,台下響起陣陣驚歎。“這一切離不開團隊的共同努力,”她特意強調,“特彆是過去幾個月的艱難時刻,讓我們更加明白科技自主的重要性。”
提問環節,有記者尖銳地問及之前的“商業間諜風波”。林溪坦然回應:“競爭永遠存在,但我們選擇用創新而非手段來應對。真正的安全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開放合作中的自信與底氣。”
這個回答贏得熱烈掌聲。台下,陳院士對沈硯舟悄悄豎起大拇指。
奠基儀式在產業園地塊舉行。當林溪和沈硯舟共同培下第一鍬土時,禮花綻放,掌聲雷動。星宇帶著妹妹的小手也象征性地撒下一把土——這個溫馨的畫麵被記者捕捉,成為第二天報紙的頭版照片。
然而,慶典的歡騰背後,一場靜悄悄的行動正在展開。根據陳院士提供的名單,安全團隊開始收網。
第一個目標是一家科技公司的ceo。當他在慶典現場與人談笑風生時,便衣人員已經靠近。沒有手銬,沒有衝突,隻是一個簡單的“請配合調查”,那人就麵色灰白地被帶離現場。
第二個目標是某研究所的研究員。他正在嘗試拷貝資料時被發現,但令人意外的是,他主動交出一個u盤:“這是我收集的他們所有活動的證據,我早就想退出了。”
第三個、第四個...行動如行雲流水,幾乎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完成。所有被控製人員都被帶往不同的安全屋,分開審訊。
傍晚,慶典結束。林溪一家回到彆墅,終於可以放鬆下來。星宇興奮地展示他收集的慶典彩帶:“我要給妹妹做條裙子!”小沈玥咯咯笑著,仿佛真的聽懂了哥哥的話。
書房裡,林溪和沈硯舟聽取周毅的彙報:“共控製23人,其中7人主動配合,提供大量有價值信息。”“米諾斯那邊有什麼反應?”沈硯舟問。“暫時安靜得反常。”周毅皺眉,“但這更讓人擔心。”
果然,深夜時分,警報突然響起——不是安全警報,而是沈玥房間的嬰兒監護器發出的異常信號。林溪第一時間衝進嬰兒房,發現女兒正安然熟睡,但監護器屏幕上顯示著一段詭異的代碼。
“是米諾斯的標誌。”隨後趕來的沈硯舟麵色凝重,“他們在展示存在感。”林溪檢查監護器,發現是通過無線網絡被入侵的:“立即切斷所有無線連接,改用有線網絡。”
這個小小的插曲提醒他們:戰鬥遠未結束。
第二天,林溪決定主動出擊。她通過陳院士提供的渠道,向米諾斯發出一個簡單信息:“我們知道迷宮的本質。選擇權在你們手中。”
出乎意料的是,當天下午就收到了回複——一份加密文件,裡麵竟然是米諾斯組織的部分核心成員名單,以及他們下一步的計劃。
“太容易了,”沈硯舟懷疑是陷阱,“這可能是個誘餌。”林溪卻有不同的看法:“也許內部真的出現了分裂。記得陳老師說過,最初的理念是保護而非破壞。”
他們決定謹慎接觸。通過多個中間人,最終安排了一次秘密視頻會談。
視頻接通時,對方出現在暗影中,聲音經過處理:“你們說得對,迷宮本該是保護。但現在它已經扭曲了。”“為什麼要聯係我們?”林溪直接問。“因為你們證明了技術的正確使用方式——不是為了控製,而是為了進步。”
會談持續了很久。對方提供了大量內部信息,包括幾個尚未激活的潛伏人員,以及米諾斯真正目的:不是竊取技術,而是控製全球能源市場。
“新材料隻是跳板,”對方透露,“真正目標是掌控整個清潔能源產業鏈。”這個野心讓林溪不寒而栗。如果成功,後果不堪設想。
基於這些新信息,一個全麵的反製計劃開始製定。不同於之前的防守,這次是主動出擊。
第一步,林溪團隊公開發布新材料的所有研發細節和專利,讓技術成為公共財富而非私藏。“這樣他們就無法壟斷了。”她在團隊會議上解釋,“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二步,沈硯舟推動立法,加強關鍵技術的出口管製和安全審查,從製度上築起防線。“這不是封閉,”他在聽證會上強調,“而是負責任地開放。”
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利用米諾斯內部的分裂,策反更多成員。
這個過程漫長而艱難。有些人是出於理想,有些人是出於恐懼,還有些人隻是看準了風向。陳院士負責甄彆和接觸,他的經驗和威望起到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