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新的線索》
起)
夜深如海,萬籟俱寂。
傅宅仿佛一頭蟄伏的巨獸,在夜色中沉默。主臥與書房各自亮著一盞孤燈,像獸瞳般警惕地閃爍著,昭示著其主人並無睡意。
書房內,傅璟深深陷在寬大的皮質座椅裡,麵前的巨幅顯示屏上,正反複播放著那張偷拍的照片。他已將畫麵放大到極致,像素顆粒變得模糊,但他銳利的目光卻仿佛能穿透這些數字馬賽克,捕捉到鏡頭後麵那雙窺視的眼睛。
他切換著不同的圖像增強模式,分析著光影的角度、玻璃的反光、甚至遠處建築物窗戶的細微畸變。這不是情感驅動的憤怒,而是一場純粹邏輯與技術的狩獵。他的大腦像一台精密的超級計算機,過濾著龐雜的信息,試圖構建出偷拍者的位置、所使用的設備,乃至其行為模式。空氣中隻有服務器機箱運行發出的低沉嗡鳴,與他指尖偶爾敲擊鍵盤的清脆聲響。
與此同時,一牆之隔的主臥內,林晚也未曾入睡。
她沒有開大燈,隻借著床頭那盞暖黃閱讀燈的光暈,坐在地毯上。麵前攤開著一個有些年頭的舊木箱,這是養父林建國留下的唯一遺物。箱子裡的東西不多,幾本泛黃的舊書,一些零碎的工具,還有幾件洗得發白的舊衣服。
過去,她一直不敢輕易觸碰這些,怕勾起太多悲傷的回憶。但今夜,那股如影隨形的窺視感,以及“小畫眉”這個稱呼,像一根冰冷的針,刺破了她試圖維持的平靜表象。她不能再逃避,必須主動去尋找答案,哪怕要從這片悲傷的遺跡中挖掘。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本關於中國傳統家具榫卯結構的書,這是養父生前最愛翻看的。書頁已經脆化,帶著一股陳舊紙張和淡淡黴味混合的氣息。她一頁一頁地仔細翻看,指尖輕柔地撫過那些熟悉的插圖和筆記,希望能找到任何一絲不尋常的痕跡。
承)
時間在寂靜中悄然流逝。
書房裡,傅璟深的目光死死鎖定在照片窗玻璃上一處極其模糊的、被二次反射的細小光斑上。他調動了多個圖像算法進行還原和比對,屏幕上數據流飛速滾動。
終於,他身體微微前傾,屏幕上清晰地顯示出一個經過複雜算法還原後的、略微變形的黑色長條狀輪廓,旁邊列出了一係列技術參數:焦距範圍、可能的傳感器尺寸……
“尼康p900……”他低聲自語,冰冷的聲線在寂靜的書房裡蕩開一絲漣漪。這種型號的長焦相機,擁有驚人的變焦能力,遠超普通業餘愛好者所需。鎖定具體器材,意味著可以大幅縮小排查範圍,尤其是近期購買或使用此類設備的可疑人員。這是一個堅實的、基於技術的突破口。
他立刻將這一發現發送給顧言澈和“影”,指令簡潔明確:“重點排查海城內所有能獲取此型號相渠道,及近期相關交易、租賃記錄。同時分析公共網絡空間如攝影論壇、二手交易平台)提及在該區域使用此設備的信息。”
幾乎在同一時間,主臥內的林晚,在翻到那本榫卯書籍接近末尾時,指尖觸到了一處微乎其微的厚度差異。
她的心猛地一跳。長期修複古畫所訓練出的、對材質和厚度近乎變態的敏感,讓她確信這裡麵有東西。
她屏住呼吸,湊近燈光,仔細檢查書頁的黏合處。在靠近書脊的縫隙裡,她發現了一條用幾乎與紙張同色的薄絲線做的、極其隱蔽的記號。這不是機器裝訂的誤差,是人為的!
她強壓下心中的悸動,從自己隨身的化妝包裡取出一套精巧的用於畫作修複的鑷子和裁紙刀——這些專業工具,此刻成了開啟秘密的鑰匙。她用鑷子尖小心翼翼地挑開那根絲線,然後用裁紙刀沿著書頁邊緣,極其輕柔地劃開年久發硬的黏合劑。
轉)
一張對折的、邊緣已經脆化的舊照片,從夾層中悄然滑落,掉在地毯上。
林晚的心臟在胸腔裡劇烈地鼓動著。她深吸一口氣,彎腰撿起了那張照片。
照片上是兩個年輕人的合影,背景似乎是一個嘈雜的碼頭或倉庫區。左邊那個笑容憨厚、眼神明亮的年輕人,正是她記憶中養父林建國年輕時的模樣。而站在他旁邊,一手隨意地搭在他肩膀上男人……
林晚的瞳孔驟然收縮。
那個男人穿著當時流行的皮夾克,身形挺拔,嘴角叼著一根煙,帶著一種玩世不恭、甚至有些桀驁不馴的氣質。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眼睛,即使隔著泛黃的相紙和漫長的歲月,那雙眼睛裡依然透出一種野性的、充滿掌控力的光芒。這種眼神,讓她感到一種莫名的、寒意徹骨的熟悉感。
她顫抖著將照片翻到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