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國家古代藝術品修複研究所內,時光仿佛都沉澱了下來。空氣中彌漫著微妙的化學試劑氣味,混合著老舊木材、紙張和礦物顏料特有的芬芳。林晚穿著一塵不染的白大褂,坐在寬大的紅木工作台前,柔和的側光從特製的燈箱上灑落,將她專注的眉眼勾勒得格外沉靜。
她手中握著一柄細如發絲的修複鑷子,正全神貫注地為一張清代花鳥畫進行清塵處理。每一次下筆,每一次鑷子的輕觸,都精準而穩定,仿佛她指尖流淌的不是力道,而是一種與古物對話的靈性。
這裡是她的領域,她的避風港。隻有在這些沉默的瑰寶麵前,她才能暫時將從傅璟深書房裡帶出來的那份冰冷徹骨的感覺驅散。
“小林,”同事張姐抱著一摞檔案資料走過來,輕輕放在她工作台的角落,“這是新入庫的一批敦煌遺書殘片的初步檢測報告和背景資料,主任說讓你先看看,下周開會討論修複方案。”
“好的,謝謝張姐。”林晚抬起頭,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目光順勢落在那摞資料最上方的一份泛黃的舊檔案袋上。檔案袋的標簽是手寫的,字跡有些模糊,但其中一個詞卻像一道強光,瞬間刺痛了她的眼睛——“穹頂”。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握著鑷子的手指幾不可察地收緊了一下。麵上卻不動聲色,依舊保持著得體的微笑,仿佛那隻是兩個再普通不過的字。
“這批殘片的來曆還挺曲折的,”張姐並未察覺,隨口閒聊道,“據說最早是從一個叫‘穹頂基金會’的海外機構資助的考察隊裡流出的,後來幾經輾轉……”
穹頂基金會!
林晚感覺自己的呼吸都滯澀了一瞬。她強行壓下心頭的驚濤駭浪,狀若無意地拿起那份舊檔案,指尖甚至能感覺到紙張粗糙的紋理下,所隱藏的驚人秘密。她翻看了幾頁,裡麵是一些關於敦煌地區氣候、地質的早期考察記錄,看起來與傅璟深的計劃風馬牛不相及。
“是嗎?那這批殘片的科研價值可能比藝術價值更高了。”林晚的聲音平靜無波,聽不出任何異樣。她將檔案輕輕放回原處,仿佛隻是進行了一次尋常的資料查閱。
然而,一個計劃已經在她心中迅速成型。修複所的內部網絡,連接著國內外多個大型博物館、考古機構以及相關學術基金會的數據庫,擁有極高的資料查詢權限。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承)
午休時間,同事們陸續離開去食堂或休息室。林晚以要整理殘片資料為由,獨自留在了空曠的工作區。
確認四周無人後,她坐到了連接內部數據庫的電腦前。開機,輸入工號和複雜的二級密碼,屏幕亮起,進入檢索界麵。
她的手指在鍵盤上微微停頓,深吸了一口氣,然後飛快地輸入了關鍵詞:“穹頂基金會”。
敲下回車鍵的瞬間,她的心臟在胸腔裡沉重地跳動著。
屏幕上立刻彈出了數十條相關信息。她快速瀏覽著,大部分都是一些公開的學術資助項目、文物捐贈記錄,看起來就是一個正規且頗具規模的慈善文化基金。
但這平靜的表麵之下,必然隱藏著更深層的東西。傅璟深書房裡那個加密文件夾,絕不僅僅是為了這些冠冕堂皇的記錄。
她嘗試著增加了檢索限製,將“穹頂基金會”與“基因”、“生物”、“醫療”等關鍵詞組合查詢,結果均顯示“權限不足”或“無相關結果”。
果然,核心內容被設置了更高的訪問壁壘。
林晚微微蹙眉,她沒有強行突破的打算,那無異於打草驚蛇。她轉換思路,開始搜尋“穹頂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名單、曆史沿革以及資金流向報告等邊緣信息。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屏幕上滾動的數據像一條信息的河流。林晚的目光銳利如鷹,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的關聯。她看到這個基金會成立於二十年前,早期主要資助領域的確是文化遺產保護,但近十年的資助範圍開始模糊地向一些交叉學科傾斜,其中涉及了幾家頂尖的生物科技實驗室……
就在她試圖調取一家與基金會有合作的生物實驗室的公開論文目錄時,電腦屏幕突然極快地閃爍了一下,一個極其隱蔽的進度條在右下角一閃而過,速度快得幾乎讓人以為是錯覺。
林晚的動作瞬間僵住。
是係統日常維護?還是……某種反追蹤程序的觸發警告?
一種被無形目光窺視的冰冷感,順著脊椎悄然爬升。
轉)
幾乎是同一時間,傅氏集團頂樓的總裁辦公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