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透過雲層,灑在萬法宗的藏經閣上,給這座古樸的建築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暈。
藏經閣共有五層,一層對外開放,內門弟子可自由進入;二層及以上則需要相應的權限或貢獻值。閣外有兩位執法堂的弟子駐守,氣息沉穩,眼神銳利,顯然是玄師境後期的高手。
“淩師弟,藏經閣內禁止喧嘩,也不可私自帶出典籍,隻能在閣內抄錄或記憶。”蘇沐塵叮囑道,“一層以黃階和玄階下品的功法、武技為主,雖不算頂尖,卻很適合打基礎。”
淩塵點頭:“我明白。”
兩人走進藏經閣,一股淡淡的墨香撲麵而來。閣內寬敞明亮,書架林立,整齊地擺放著無數玉簡和線裝古籍,不少弟子正坐在蒲團上,或閉目沉思,或奮筆疾書,氣氛肅穆而安靜。
“我去二層查些資料,你自己隨意看看,一個時辰後在門口彙合。”蘇沐塵說完,便向通往二層的樓梯走去,那裡有一位長老駐守,核對身份後才放行。
淩塵獨自在一層逛了起來,目光掃過書架上的典籍。《基礎吐納法》《碎石拳》《疾風步》……大多是他聽過或類似的基礎功法,雖然精妙,卻與《萬象化塵訣》的路數不同,對他幫助不大。
直到走到角落一個不起眼的書架前,他才停下腳步。書架上放著幾本泛黃的古籍,封麵上的字跡已經模糊,似乎是許久無人問津。
其中一本名為《塵埃論》的古籍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取下古籍,輕輕翻開,裡麵記載的並非功法武技,而是一位不知名的修士對“塵埃”的感悟。
“天地萬物,始於塵埃,歸於塵埃。玄氣流轉,亦如塵埃聚散……”
開篇的幾句話,就讓淩塵心中一動。這與《萬象化塵訣》“塵聚為氣,氣散為塵”的要訣不謀而合!
他繼續往下看,書中詳細論述了塵埃與玄氣的關係,認為塵埃是玄氣的最基本形態,能衍化萬物,甚至提出“以塵禦物,不如與塵共生”的觀點。
“與塵共生……”淩塵喃喃自語,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他之前操控塵埃,更多是依靠萬象石的力量強行驅動,若是能像書中所說,與周圍的塵埃建立聯係,達到“共生”的境界,是不是就能讓塵域的消耗大大降低?
這個發現讓他欣喜若狂,連忙找了個蒲團坐下,仔細研讀起來。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清脆的女聲在身邊響起:“這位師兄,你也對《塵埃論》感興趣嗎?”
淩塵抬頭,隻見身邊站著一位身著青色長袍的少女,約莫十五六歲年紀,梳著雙丫髻,眼睛又大又亮,帶著一股好奇的神色。少女腰間掛著一枚丹堂的令牌,顯然是丹堂的內門弟子。
“師妹你好。”淩塵合上古籍,微微一笑,“隻是偶然看到,覺得有些道理。”
“我叫林小婉,是丹堂的內門弟子。”少女大方地自我介紹,“這本書我找了好久呢,據說作者是三百年前一位奇人,可惜他的學說太過小眾,很少有人認可。”
“我叫淩塵。”他也報上名字,“我覺得書中的觀點很有見地,隻是……”
“隻是太過虛無縹緲,難以實踐,對嗎?”林小婉接過話頭,眨了眨眼,“我剛開始也這麼覺得,但後來發現,煉丹時控製火候,其實和書中說的‘與火共生’有些相似呢。”
淩塵心中一動。煉丹控製火候,修煉控製玄氣,看似不同,實則都講究“掌控”與“共鳴”。若是能將煉丹的控火之術,借鑒到控製塵埃上……
“師妹說得有道理。”他由衷讚歎。
林小婉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臉頰微紅:“師兄過獎了。其實我來藏經閣,是想找一本《異火辨錄》,聽說一層有收藏,不知師兄見過嗎?”
淩塵搖了搖頭:“我剛到這裡,還不太熟悉。不如我們一起找找?”
“好啊!”
兩人一起在書架間尋找起來。林小婉性格活潑,說話風趣,不時給淩塵介紹丹堂的趣事,讓他對萬法宗的了解又多了幾分。
半個時辰後,他們在一個堆滿丹道古籍的角落找到了《異火辨錄》。
“找到了!”林小婉歡呼一聲,小心翼翼地取下古籍,像捧著寶貝一樣抱在懷裡。
就在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林小婉,你怎麼在這?不是讓你去丹房準備藥材嗎?”
隻見一位身著月白長袍的青年走了過來,麵容俊朗,卻帶著一股傲慢的神色,正是丹堂的核心弟子,周明軒。
周明軒的目光落在淩塵身上,帶著審視和不悅:“這位是?”
“周師兄,這位是法堂的淩師兄。”林小婉連忙介紹。
周明軒哼了一聲,沒將淩塵放在眼裡,隻是對林小婉道:“跟我回去,長老等著用你煉的‘清蘊丹’。”
“可是我還沒看完這本書……”
“一本破書有什麼好看的?”周明軒不耐煩地打斷她,“趕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