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軒的威脅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雖激起漣漪,卻未打亂淩塵的節奏。
從藏經閣回到竹林院落,他便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塵埃論》的研讀中。書中“與塵共生”的理念如同一把鑰匙,讓他對《萬象化塵訣》有了新的理解——以往他操控塵埃,如同牧民驅趕羊群,雖能驅使,卻需耗費大量心神;而“共生”,則是化身為羊群的一員,以自身氣息引動塵埃共鳴,事半功倍。
“以玄魂為引,萬象石為橋,溝通天地塵埃……”
淩塵盤膝坐在靈泉邊,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放鬆對塵埃的強行控製,轉而釋放自身玄魂的氣息,引導周圍的塵埃自然彙聚。
起初,塵埃隻是零星地在他身邊浮動,如同頑皮的孩童,若即若離。每當他想強行聚攏,塵埃便會四散開來,仿佛在抗拒這種束縛。
“不對,不是這樣……”淩塵皺起眉頭,想起林小婉說的“控火如撫琴,需順其性,而非逆其勢”。
他深吸一口氣,徹底放空思緒,讓玄魂的氣息如同薄霧般彌漫開來,不帶任何指令,隻是單純地展現“存在”。
漸漸地,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周圍的塵埃不再抗拒,反而如同找到了歸宿的遊子,緩緩向他靠攏,圍繞著他的身體旋轉,形成一道淡淡的灰蒙蒙的光暈。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每一粒塵埃的軌跡,甚至能“聽”到它們相互碰撞的細微聲響。
“這就是……共生?”淩塵心中一喜,嘗試著用意念引導塵埃凝聚成盾。
這一次,塵埃沒有絲毫滯澀,如同臂使指般迅速彙聚,形成一麵薄如蟬翼的塵盾。塵盾雖輕薄,卻散發著堅韌的氣息,比以往強行凝聚的塵甲更加靈動。
“消耗果然降低了!”淩塵驚喜地發現,維持這麵塵盾所消耗的玄氣,竟隻有以往的三成!
他繼續嘗試,引導塵埃化作長劍、化作流光,甚至在腳下凝聚出一朵塵埃蓮花,托著他緩緩升空。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仿佛他與周圍的塵埃本就是一體。
“淩兄,你這是……”
蘇沐塵的聲音突然響起,他剛從二層下來,便看到淩塵腳踩塵埃蓮花,周身環繞著灰蒙蒙的光暈,如同謫仙一般,頓時驚得說不出話來。
淩塵聞聲落地,塵埃蓮花化作光點消散:“蘇兄,我隻是在嘗試新的控塵之法。”
蘇沐塵走上前,仔細打量著他,眼中充滿了震撼:“你這種控塵之法……竟能如此自然?我之前見你動用塵域,雖威力不俗,卻帶著一絲生硬,如今看來,簡直判若兩人!”
“多虧了一本古籍的啟發。”淩塵笑著將《塵埃論》的理念簡略說了一遍。
蘇沐塵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與塵共生’……這等境界,怕是連《萬象化塵訣》的創始人都未必能達到吧?”他看著淩塵的眼神充滿了敬佩,“淩兄,你在控塵一道上的天賦,簡直匪夷所思!”
淩塵謙虛地笑了笑:“隻是僥幸有所感悟罷了。”
“這可不是僥幸。”蘇沐塵認真道,“下月的內門大比,你若能將這‘共生’之境融入實戰,定能一鳴驚人!”
提到內門大比,淩塵心中一動:“蘇兄,內門大比的獎勵是什麼?”
“前三甲可進入藏經閣二層挑選功法,還能獲得一枚‘聚玄丹’,助玄師境突破瓶頸。”蘇沐塵道,“若是能拿到第一,甚至有機會得到長老的親自指點!”
藏經閣二層!長老指點!
淩塵眼中閃過一絲期待。他現在最缺的就是高階功法和實戰技巧,內門大比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接下來的日子,淩塵的修煉進入了快車道。
他每日清晨前往演武場,與其他內門弟子切磋實戰,將“共生”之境融入劍法,往往能以弱勝強,讓不少自詡天才的弟子大跌眼鏡;午後則泡在藏經閣,研讀各種功法武技,將其中的精妙之處融入《萬象化塵訣》;傍晚則回到院落,練習“共生”控塵,不斷擴大塵埃的感知範圍。
短短半月,他的玄氣便突破到了玄師境三重,塵域範圍擴展到二十丈,感知到的塵埃數量更是翻了數倍,甚至能在十丈內,以塵埃模擬出簡單的幻象。
這日午後,他正在演武場與一位玄師境四重的弟子切磋。
對方手持長刀,招式剛猛,刀風呼嘯,逼得淩塵連連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