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學院的案例集漂洋過海,擺在魯智深寬大的紅木辦公桌上,燙金的封麵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蜂窩聯盟的三十個“蜂巢”在鐵砧子鎮工業園裡生機勃勃地運轉,訂單如潮水般湧來,機器的轟鳴聲日夜不息。資本市場的追捧、學術界的讚譽、媒體的聚焦……“智深建築”的聲望如日中天。然而,魯智深豹眼深處,卻始終鎖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霾。那陰霾,不在報表的數字裡,不在股價的曲線上,而在……工地的角落裡。
一個暴雨過後的傍晚。魯智深獨自一人,穿著工裝,踩著泥濘,巡視“東湖新城”項目工地。雨水衝刷後的空氣帶著泥土的腥氣,工棚區低矮潮濕,臨時搭建的板房裡,傳來孩子的哭鬨聲和大人疲憊的嗬斥。他走到一處背風的角落,看到一個約莫七八歲的小女孩,正蜷縮在一塊沾滿泥水的預製板上,借著昏暗的燈光,趴著寫作業。她的小手凍得通紅,作業本被雨水打濕了一角,皺巴巴的。旁邊,她的父親——一個鋼筋工,正就著鹹菜啃著冷饅頭,滿臉愁容。
“娃……作業寫完了沒?”父親聲音沙啞。
“快了……爸爸……就是……桌子晃……字寫歪了……”小女孩小聲說。
“將就點……等爸發了錢……給你買個折疊桌……”父親歎了口氣,眼神裡滿是無奈和愧疚。
魯智深站在陰影裡,靜靜地看著。豹眼中沒有憤怒,隻有一種深沉的刺痛。他想起自己小時候,跟著父親在工地搬磚,趴在磚垛上寫作業的場景。寒風刺骨,磚頭硌得胸口生疼,鉛筆芯總是斷……那種滋味,他刻骨銘心。如今,他的公司市值幾百億,他的工人兄弟跟著他拚死拚活蓋起高樓大廈,可他們的孩子……卻依然要趴在泥水裡寫字!
“骨頭硬了……良心正了……錢乾淨了……”魯智深低聲自語,聲音在潮濕的空氣中顯得格外沉重,“可兄弟們……連個讓娃好好寫字的窩……都沒有!”
他猛地轉身!大步流星走回總部!泥漿濺滿了褲腿也渾然不覺!
“開會!緊急會議!”魯智深一腳踹開會議室的門,聲音如同炸雷!震得正在討論蜂窩聯盟訂單分配的幾個高管一哆嗦!
“魯總……怎麼了?”李水根趕緊站起來。
“看!”魯智深把手機拍在桌上,屏幕上是他剛剛拍下的照片——小女孩趴在預製板上寫作業,小臉凍得通紅,作業本濕了一角。
“這是誰家的娃?”他豹眼掃過眾人。
“是……是老周家的……周小梅……”張黑子認了出來,“鋼筋班老周!跟了您快十年的老兄弟!他老婆在老家照顧老人,孩子……隻能跟著他在工地……”
“跟著在工地?!”魯智深聲音陡然拔高,“就趴在這泥水地裡寫字?!風吹雨淋?!連張像樣的桌子都沒有?!”
會議室一片死寂。高管們麵麵相覷,臉上都有些尷尬。公司效益好了,大家關注的都是訂單、利潤、股價、擴張……誰想過這些“小事”?
“小事?!”魯智深仿佛看穿了他們的心思,豹眼中燃燒著怒火,“這是天大的事!”
“兄弟們跟著灑家!風裡來!雨裡去!流血流汗!蓋了多少高樓大廈?!可他們自己的孩子!連個寫作業的地方都沒有!這他媽是灑家的恥辱!是‘智深建築’的恥辱!”
他猛地一拍桌子!
“從今天起!啟動‘工人之家’計劃!”
“灑家!要給兄弟們!安個家!給娃們!一個能好好讀書的窩!”
命令如山倒!
“工人之家”計劃,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巨石,瞬間在“智深建築”內部掀起滔天巨浪!
計劃核心:在六個大型項目工地包括柬埔寨“陽光新城”),試點建設高標準“家庭宿舍區”!
標準?魯智深親自定!
“第一!房子!要結實!要乾淨!要亮堂!每戶獨立!帶廚衛!”
“第二!配套!要齊全!兒童活動室!圖書角!免費ifi!必須!”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魯智深豹眼如電,指著設計圖上一個細節,“每間宿舍!給娃配一張書桌!要最好的!可升降!帶護眼燈!帶書架!要能跟著娃長高!要用到上大學!”
“可升降書桌?!”設計總監愣住了,“魯總……這……成本……”
“成本?!”魯智深豹眼一瞪,“灑家蓋樓賺的錢!不就是給兄弟們花的?!灑家少買一輛車!少請一頓飯!夠給一百個娃買桌子!夠不夠?!”
“夠!夠!”設計總監汗都下來了。
“不夠!”魯智深斬釘截鐵,“灑家要最好的!帶人體工學!帶智能調光!要德國進口的鉸鏈!要能用十年不壞!”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下來,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溫情:
“娃的脊梁骨……不能彎!”
計劃啟動!資金優先保障!魯智深親自督戰!
選址!避開噪音和粉塵區!靠近工地出入口,方便接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建房!不用簡易板房!用輕鋼龍骨+環保保溫材料!外牆刷上明亮的暖黃色!屋頂鋪上太陽能板!
室內!獨立廚衛!空調!熱水器!標配!
兒童活動室!鋪上軟墊!擺滿繪本和玩具!
圖書角!程小雨親自聯係出版社,捐贈了上千冊圖書!
最核心的!是那張魯智深念念不忘的——可升降兒童書桌!
德國進口精密鉸鏈,實木桌麵,無極調節高度從1米到1.8米),三檔色溫護眼燈,內置書架……每一張,都價值不菲!每一張,都傾注著魯智深對下一代沉甸甸的期望!
三個月後。
“東湖新城”項目工地旁,一片嶄新的暖黃色建築群拔地而起。這裡不再是簡陋的工棚區,而是一個充滿生活氣息的“工人之家”。傍晚,工人們下班回來,不再是鑽進陰暗潮濕的板房,而是走進明亮溫暖的“家”。孩子們在活動室裡追逐嬉戲,在圖書角安靜閱讀,在嶄新的書桌前,挺直腰板,認真地寫著作業。燈光下,一張張小臉洋溢著幸福和專注。
鋼筋工老周,這個跟了魯智深十年、沉默寡言的老焊工,第一次帶著女兒周小梅走進屬於他們的“家”時,這個鐵打的漢子,眼眶瞬間紅了。他看著女兒迫不及待地跑到那張漂亮的升降書桌前,小心翼翼地調整著高度,打開護眼燈,攤開書本,認認真真地寫起字來。燈光柔和地灑在她專注的小臉上,映照著書桌上光滑的木紋和鋥亮的鉸鏈。
“爸!這桌子真好!一點都不晃!燈也不刺眼!”小梅抬起頭,開心地笑著。
老周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隻是用力地點點頭,粗糙的大手,無意識地摩挲著冰涼的桌角,仿佛要確認這不是夢。
時光飛逝。三年後。
“智深建築”總部大會議室。年度股東大會。
巨大的投影屏幕上,正展示著公司年度財報。業績亮眼,股價穩健,蜂窩聯盟持續擴張……一切都在向好的軌道上運行。
輪到魯智深做總結陳詞。他沒有看ppt,沒有講數據,而是緩緩站起身,走到台前。他手裡,拿著一張放大的照片。
照片上,是“東湖新城”“工人之家”的兒童活動室。一個穿著洗得發白校服的女孩,正坐在那張標誌性的可升降書桌前,專注地伏案書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烏黑的頭發和書本上,也照亮了書桌一角那個小小的“智深”ogo烙印。女孩的側臉,沉靜而堅定。
“各位股東。”魯智深聲音低沉,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莊重,“這張照片,是灑家今年……最驕傲的‘業績’!”
“她叫周小梅。”
“她父親周鐵柱,是跟著灑家乾了十一年的老焊工!在‘雲頂雅築’,五天五夜鋪地磚,有他!在台風夜堵管湧,有他!在‘陽光新城’,焊第一根鋼梁,有他!”
“三年前,他的女兒小梅,隻能趴在工地的預製板上寫作業,本子被雨水打濕。”
“三年前,灑家啟動了‘工人之家’計劃,給小梅……還有六百多個像她一樣的工人子弟……安了一張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