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市長青武院的副院長辦公室,午後的陽光透過雕花木窗,在光潔的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室內陳設典雅,書架上典籍林立,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檀香,一派寧靜祥和、與世無爭的學術氛圍。
吳升輕輕叩響虛掩的房門。
“請進。”門內傳來一個溫和而略帶磁性的女聲。
吳升推門而入。
隻見林玉斕正坐在寬大的紅木辦公桌後,伏案批閱著文件。
她今日未著戎裝,而是外罩一件淺青色針織開衫,長發鬆鬆挽起,用一根簡單的玉簪固定,幾縷發絲垂落頸側,平添幾分隨性慵懶的風情。
陽光勾勒著她側臉的優美輪廓,專注的神情讓她原本就知性溫婉的氣質更顯動人。
聽到腳步聲,林玉斕抬起頭,看到是吳升,臉上立刻露出溫暖的笑容,放下手中的筆:“來啦?”
“來了。”吳升微微一笑,態度尊敬地走到辦公桌對麵的椅子前坐下。
林玉斕起身,從旁邊的茶盤上取過一個白瓷茶杯,用熱水燙過,放入一小撮翠綠的茶葉,提起紅泥小爐上咕嘟冒著熱氣的紫砂壺,手腕輕抬,一道細流注入杯中,熱氣氤氳,茶香四溢。
她將茶杯輕輕推到吳升麵前,動作優雅流暢:“嘗嘗,剛到的茶,味道清冽,應該合你口味。”
吳升雙手接過茶杯,道了聲謝,卻沒有立刻飲用,隻是感受著掌心傳來的溫熱。
他目光平靜地看著林玉斕,等待著她開口說明此次見麵的緣由。
他確實有些好奇,為何鎮玄司的資深隊員考核任務,會由長青武院的副院長來出麵監督。
林玉斕重新坐回椅中,身體微微後靠,雙手交疊置於膝上,看著吳升眼中那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惑,了然地笑了笑,主動解釋道:“所以,你現在估計也挺好奇,為什麼是我在監督你做這種鎮玄司內部的資深隊員考核,對吧?”
吳升坦然點頭:“對的。”
在他原本的認知中,這種內部晉升考核,理應由鎮玄司體係內更高層級的人員,比如趙分信巡查使親自負責,或者至少是巡查部其他資深官員。
長青武院雖然與鎮玄司關係密切,但畢竟是相對獨立的學院體係,由一位副院長來監督,確實有些不同尋常。
林玉斕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笑容溫和,語氣卻不急不緩:“原因有二,且都繞不開我們這次任務的目標,那位城衛軍的統領,張勉。”
她頓了頓,繼續道:“首先,此事雖由鎮玄司發起調查,但張勉所侵害的,直接是鎮玄司的利益。”
“作為受害一方,鎮玄司有權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這是規矩。”
“其次,也是更關鍵的一點。”
她輕輕歎了口氣,眼神中流露出一絲複雜的情緒,“這位張勉統領,在早些年,曾是我們長青武院的一位主任,能力頗受認可。後來因個人發展考慮,才轉入城衛軍體係,憑借資曆和能力,一步步升任了統領之職。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算是我的一位學長。”
吳升靜靜聽著,心中已然明了了幾分。
林玉斕看著他,語氣變得鄭重了些:“此案牽扯到鎮玄司、城衛軍,又因張勉的出身,間接關係到我們長青武院的聲譽。”
“為了避免三方因個彆害群之馬而產生不必要的隔閡與誤會,確保此次行動就事論事,程序公正,不上升至體係紛爭的高度,由我這樣一位與三方都有些淵源、且立場相對中立的人來擔任監督見證,是最合適的選擇。”
“既能代表長青武院表明不護短的態度,也能向城衛軍展示我們依法辦事的決心,更能讓鎮玄司的行動減少後續可能的非議。”
她端起自己的茶杯,輕輕吹了吹氣,抿了一小口,繼續說道:“這件事的調查其實在最近幾天才完全清晰,證據鏈也已固定。我們一直在等你閉關結束,沒想到你出關得這麼快。”
她語氣中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讚賞,吳升點了點頭,徹底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原來此事背後牽扯如此微妙,需要顧及三方顏麵與關係,林玉斕的介入,確實是最穩妥的安排。
林玉斕放下茶杯,忽然莞爾一笑,壓低了聲音,帶著幾分熟稔的調侃:“當然了,由我來監督,還有個不成文的好處,你的真實實力,我會幫你保密。”
她眨了眨眼,眼神中帶著一絲心照不宣的狡黠,“我可還清清楚楚記得,當初在蓬萊仙島外,你是如何輕描淡寫解決掉那兩隻河神的。”
“若非有你同行,我林玉斕恐怕早已是枯骨一堆。這份情,我一直記著。所以,放心吧,你展現多少實力,何時展現,我會把握分寸,絕不會讓不必要的關注過早落在你身上。”
這番話她說得推心置腹,既點明了吳升對她的救命之恩,也表明了她會儘力為吳升提供便利的態度。
吳升聞言,神色依舊平靜,但目光柔和了些許,簡單道:“多謝。”
“客氣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玉斕灑脫地擺擺手,站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走吧,路上細說,坐我的車去。”
“好。”吳升也站起身,兩人一前一後走出寧靜的辦公室。
……
片刻後,林玉斕她熟練地駕駛著車輛,平穩地彙入琉璃市午後略顯繁忙的車流中。
吳升坐在副駕駛位,目光平靜地注視著前方道路。
車內彌漫著淡淡的、與林玉斕身上相似的清雅香氣。
她開車很穩,雙手隨意地搭在包裹著細膩皮革的方向盤上,姿態放鬆卻專注。
行駛了一段,穿過兩個路口,林玉斕似乎想到了什麼,側過頭看了吳升一眼,語氣隨意地開口,打破了車內的沉默:“吳升,其實我有個小小的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吳升轉過頭,看向她:“請說。”
林玉斕目光轉回前方,聲音溫和:“就是覺得,您以後若是去一些地方,執行任務或者辦私事,如果時間不是特彆緊急的話,或許可以試著放緩些腳步。”
她頓了頓,解釋道,“倒不是說要刻意拖延,隻是覺得,路上的風景,其實也很重要。很多時候,我們埋頭趕路,直奔目的地,反而會錯過沿途許多意想不到的發現。”
她輕輕轉動方向盤,拐過一個彎,繼續道:“當然,這僅僅是我的一家之言。如果您覺得路上的風景無甚緊要,或者確有急事,直接駕馭雲彩飛過去,自然是最快最省事的,也無可厚非。”
吳升沒有立刻回答,隻是靜靜聽著。
他想起之前從碧波郡前往十二聽風樓時,若是直接飛過去,固然快捷,但恐怕就會錯過沿途那個被河神威脅的漁村,那些村民的命運或許就會改寫。
林玉斕見吳升在思考,便進一步解釋道:“其實你留意觀察就會發現,無論是我們長青武院的人,還是鎮玄司、城衛軍體係的同僚,除非情況萬分緊急,大家出門辦事,多數時候還是選擇駕車。”
“或者依靠身法在地麵疾行,鮮少有人會長時間在天上飛行,這幾乎成了一種不成文的默契。”
“究其原因。”
她目光掃過車窗外熙攘的街道,“飛得高了,視野固然開闊,但地上的許多細微之處,也就看不清了。”
“很多案件線索、需要幫助的人、甚至正在發生的罪惡,往往就隱藏在這些街巷角落、市井煙火之中。”
“我們貼著地麵走,雖然慢些,卻能更好地感知這片土地的溫度,也能在突發事件降臨時,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這既是職責,也是一種修行。”
吳升聞言,心中豁然開朗。
他想起自己騎馬趕路時遭遇的種種,確實與林玉斕所說吻合。
他點了點頭,誠懇道:“好的,我明白了,以後會多注意的。”
林玉斕見他從善如流,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真聽勸!這很好。”
她語氣輕快了些,隨即又略帶感慨地補充道,“不過,話說回來,習慣在天上飛的,也大有人在。”
“多是些宗門子弟,或是與宗門關係密切之人。”
“他們或是因為功法特性,或是擁有飛行法器,習慣了那種俯瞰眾生、超然物外的感覺。”
“倒也不能說他們對世間疾苦全然漠不關心,隻是先天所處的環境與視角不同,難免會有些出世的心態。”
“你從蓬萊仙島得來的那朵戒雲,便是典型的宗門手筆。”
“這其實也很現實,不同體係、不同背景的人,看待這天下、履行責任的方式,本就各異。”
吳升默然。
林玉斕這番話,倒也點出了不同勢力間微妙的理念差異和行為模式。
聊完了這個話題,林玉斕的神色漸漸嚴肅起來,她纖細的手指輕輕敲了敲方向盤,將話題引回了正事:“好了,說回我們這次的案子。”
“目標人物,張勉統領,我之前提過,他曾是長青武院的主任,也是我的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