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拂曉時分。
厚重的朱雀門在黎明第一縷曙光中,伴隨著沉悶悠長的號角聲,被緩緩推開。早已等候在門外的各色人等——上朝的官員、運送貨物的商販、進城謀生的百姓——開始有序入城。
在這股人流中,一隊風塵仆仆的騎兵顯得格外醒目。他們人數不多,但個個精悍,盔甲上沾染著露水和連夜趕路的輕塵。為首的將領,正是東宮侍衛統領賀蘭楚石。一行人默不作聲,穿過剛剛蘇醒、尚且空曠的朱雀大街,馬蹄聲目標明確地向著皇城方向疾馳而去。
長安城,太極宮,兩儀殿。
早朝雖已散去。但李世民眉頭緊鎖,麵色陰沉地在鋪著金磚的殿內來回踱步。他剛剛經曆了一場極不愉快的朝會交鋒——或者說,是被那個他親手提拔的“人鏡”魏征給氣的,當著滿朝文武的麵,毫不留情地、單方麵地“諫言”噴得身為皇帝的他灰頭土臉、下不來台。
他原本從貞觀四年起就醞釀鋪墊了許久,想選一個合適的時機,效仿古之聖王周文王,搞一次“縱囚歸家,期約而返”的仁德之舉。他想象著那些死囚感念皇恩如期而歸的場麵,想象著史書上將會如何濃墨重彩地記載他的仁慈與教化,這必將成為彰顯大唐氣象、留芳千古的美談。
沒想到,這個他自認為能體現仁政德治的想法,才剛剛在朝會上起了個頭,就被那個不知變通的魏征一頓猛批!什麼“陛下此乃沽名釣譽之徒所為”!什麼“縱小惠而實損國法之根基”!什麼“此例一開,無疑是啟奸詐僥幸之門,後患無窮”!……那唾沫星子,幾乎要隔著禦階噴到他臉上來了!
“難道在魏征這老匹夫眼裡,朕所做的一切,所謂的勵精圖治、為國為民,全都是虛偽的、彆有用心、都是為了博取虛名的不成?”李世民越想越氣,胸口堵得發慌,一股邪火無處發泄,隻能憋著口氣,狠狠罵了一句:“這個不解風情的鄉巴佬!”
就在這時,內侍總管王安,邁著小碎步,恰到好處地來到他身側,微微躬身,用他那輕柔嗓音低語道:“聖人,東宮侍衛統領賀蘭楚石在殿外求見,稱有太子殿下緊要之物呈獻。”
“賀蘭楚石?”李世民猛地停下腳步,眉頭瞬間鎖得更緊,心中的煩躁立時被一絲驚疑與擔憂取代,“他不是在藍田莊園護衛承乾的嗎?為何不經傳召,突然回京緊急覲見?難道是……承乾在莊園出了什麼意外?!”
一想到太子可能抱恙或遭遇不測,作為父親的本能瞬間壓過了方才所有的不快與惱怒。他立刻收斂心神,沉聲道:“立刻宣他進來!”
“喏!”王安躬身領命,迅速轉身麵向殿門,以一種清晰而穿透力十足的腔調唱道:“陛下有旨,宣——東宮侍衛統領賀蘭楚石即刻覲見——!”
殿門外,一身戎裝卻已按宮規卸去所有兵器的賀蘭楚石,經過了殿前禁衛一絲不苟的嚴格檢查。他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因急速趕路而略顯急促的呼吸,邁著沉穩有力、符合宮廷禮儀的步伐,快步走入兩儀殿。
他行至禦階之下,依照軍禮,單膝跪地,抱拳行禮,聲音洪亮而恭敬,打破了殿內的沉寂:“末將賀蘭楚石,奉太子殿下教令,特將此奏封及此包裹,呈獻於陛下,請陛下聖覽!”說完,他雙手高高舉起一個奏封,以及一個看起來頗為尋常的灰布包裹。
李世民深邃的目光掃過那兩樣東西,尤其是那個普通的包裹,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疑惑,但他並未多問,隻是對身旁的王安微微頷首示意。
王安立刻心領神會,快步上前,極其小心地從賀蘭楚石手中接過那份沉甸甸的奏封和那個略顯神秘的包裹。他先將包裹輕輕放在禦案一角,然後雙手極為恭敬地捧著那份代表著太子的奏封,低頭彎腰,呈遞給已回到禦座上的李世民。
李世民接過奏封,入手便感到一種微沉的份量。他仔細地打量了一下:錦緞封口處的火漆封印完好無損,上麵清晰地壓著太子李承乾的私人印章紋樣。這確確實實是兒子從藍田直接發出、未經任何中間環節的重要奏報。
然而,這份嚴謹的密封和賀蘭楚石親自護送的低調,非但沒能讓他心中的疑慮減少半分,反而使其更加濃重。如此鄭重其事,卻又語焉不詳,究竟所為何事?
他抬起眼,目光如炬,看向仍恭敬地半跪在下方的賀蘭楚石,語氣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問道:“太子讓你送來時,除交付此兩物外,可還另有口諭或囑咐?”
賀蘭楚石頭垂得更低,恭聲回答:“回稟陛下,太子殿下嚴令末將,務必親手將奏本與包裹呈於陛下禦前,途中不得經由任何他人之手,亦不得有任何延誤。此外……殿下並未再有其他言語交待。”
“嗯,朕知曉了。”李世民揮了揮手,語氣聽不出喜怒,“你一路辛苦,且先退下吧。奏封及包裹既已安全送達,你便即刻動身返回藍田,務必加倍小心,好生護衛太子周全,不得有誤!”
“末將遵旨!定不負陛下聖望!”賀蘭楚石再次鏗鏘行禮,旋即利落起身,始終保持著恭敬的姿態,低著頭,邁著穩健的步伐,快速而安靜地退出了大殿,仿佛從未出現過一般。
偌大的兩儀殿內,又一次恢複了令人屏息的安靜。李世民手中握著那份沉甸甸的奏封,坐在禦案後。他的目光先是在那個看似普通的灰布包裹上停留了片刻,心中猜測著其中所藏何物,竟需與太子奏本一同如此秘密送達。但最終,他還是決定先覽閱奏疏。
他從精致的紫檀木筆架上,取下一柄玉柄小巧卻異常鋒利的裁紙刀,小心翼翼地撬開那堅硬且印有特殊紋路的火漆。隨著“哢噠”一聲清脆的輕響,密封的印記應聲而破。他從中抽出了疊得整整齊齊、散發著淡淡墨香的奏本紙張。
帶著一絲身為人父的天然關切和作為一國之君的深沉好奇,他緩緩展開了這份來自藍田莊園、由太子親筆所書的奏疏,開始逐字逐句地仔細閱讀起來。
頃刻間,整個大殿之內,萬籟俱寂,隻剩下禦案上翻動紙張時發出的細微沙沙聲,以及大唐皇帝那越來越深沉、越來越專注的呼吸聲
喜歡超時空合夥: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請大家收藏:()超時空合夥: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