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猛地抬手製止:“文若不必安慰。敗就是敗,我曹孟德不是輸不起的人!”他站起身,目光掃過堂下文武,“赤壁之敗,責任在我。輕敵冒進,不聽諫言,方有此敗。”
眾將愕然。曹操向來剛愎自用,從未如此公開認錯。
“然!”曹操聲音突然提高,“勝敗乃兵家常事。高祖屢敗於項羽,終有垓下之勝。今我雖敗,根基未動,中原仍在掌握之中。”
他走到地圖前:“孫權、劉備雖勝,然各懷鬼胎,必生內訌。墨涵雖勇,然根基淺薄,難成大氣。我軍當固守中原,休養生息,來日再圖南下。”
郭嘉咳嗽著說:“丞相明見。然墨涵此戰暗中助孫劉聯軍,其誌不小。若任其發展,恐成心腹大患。”
曹操點頭:“奉孝所言極是。墨涵,必須除之。”他沉吟片刻,“然今新敗,不宜再動乾戈。當先穩固內政,推行屯田,積蓄糧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忽然想起什麼:“聽聞墨涵在江北推行什麼‘均田製’,百姓歸心?”
荀彧答道:“正是。墨涵將無主田地分與流民,輕徭薄賦,深得民心。江北百姓,多有望墨涵如久旱望雨。”
曹操眼中精光一閃:“他能做的,我也能做!傳令:即日起,推行新政,減輕賦稅,安置流民。我要讓天下人知道,我曹操不僅是能征善戰的統帥,更是治國安民的明主!”
堂下群臣山呼英明。曹操望著東方,心中暗道:墨涵,你我之爭,才剛剛開始。
江北,墨涵站在新築的城牆上,遠眺中原方向。徐庶、龐統分立兩側。
“主公,曹操新敗,為何不乘勝追擊,直取許昌?”龐統問道。
墨涵微笑:“士元以為如何?”
龐統搖頭:“曹操雖敗,根基未動。若我軍貿然進攻,必遭拚死抵抗。且孫劉聯軍雖勝,內部已有裂痕。周瑜忌憚諸葛亮,孫權猜忌周瑜,劉備勢單力薄,難成大氣。”
徐庶接口道:“更重要的是,我軍雖連勝,然實力尚不足以與曹操正麵抗衡。江北新定,民心未附,當以鞏固為主。”
墨涵點頭:“元直、士元所見極是。天下如棋局,不可貪一時之快。”他指著地圖,“曹操據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占天時;孫權憑長江天險,占地利;劉備以漢室宗親為號,占人和。”
“那我軍占什麼?”龐統笑問。
墨涵目光深遠:“我們占未來。”他緩緩道,“曹操雖強,然手段酷烈,士族離心;孫權偏安江東,難圖大業;劉備仁德有餘,霸氣不足。而我軍,既有霸王之武,又有治國之道,更重要的...”
他頓了頓,聲音堅定:“我們心中有百姓。均田製讓耕者有其田,輕徭薄賦讓民得以休養。得民心者,終得天下。”
徐庶感慨:“主公見識,遠超常人。然曹操經此一敗,必痛定思痛,革新內政。若讓其鞏固中原,養精蓄銳,將來更難對付。”
墨涵笑道:“所以我們要加快步伐。一方麵鞏固江北,發展民生;另一方麵...”他壓低聲音,“我已派人潛入關中,聯絡馬騰、韓遂。西涼鐵騎,將來可為我所用。”
龐統眼睛一亮:“主公欲取關中?”
“不僅是關中。”墨涵目光如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室氣數已儘,群雄逐鹿,正是大丈夫建功立業之時。我們要做的,不是爭一時之長短,而是布天下之大勢。”
他望著遠方,仿佛看到了未來的烽火連天:“曹操有他的霸道,孫權有他的守成,劉備有他的仁義,而我們有我們的理想——創建一個百姓安居樂業,再無戰亂的新天下。”
風雪中,墨涵的身影顯得格外挺拔。徐庶和龐統相視一笑,心中更加堅定:這個人,或許真能終結亂世,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
而此刻的許昌,曹操也在望著地圖沉思。他手中的筆在“墨涵”二字上重重畫了一個圈,獨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天下棋局,才剛剛開始。
喜歡程序帶我穿越回去請大家收藏:()程序帶我穿越回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