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刻的荊州,早晨的晨霧如輕紗般籠罩在長江江麵。薄霧未散之時,三艘快船悄然破開水路,船身漆成商船常見的靛青色,帆上卻暗藏玄機——可在瞬息間更換的吳軍戰旗正疊放在桅杆頂端。呂蒙立在首船船頭,一身綢緞商賈打扮,目光如鷹隼般掃視著漸行漸近的公安港。
“將軍,前方三裡處有蜀軍哨船。”副將周泰壓低聲音,手指隱在寬袖中指向遠處。那是一艘標準的蜀軍戰船,船頭立著兩名哨兵,正警惕地巡視江麵。
呂蒙微微頷首,示意船工放慢速度。他轉身對裝扮成夥計的士兵們使了個眼色,眾人立即將手按在貨箱暗格中的兵刃上。“就說是從建業來的茶商,請求入港驗貨。”他的聲音平靜無波,仿佛當真隻是個尋常商賈。
哨船緩緩靠近,船頭立著的蜀軍隊正揚聲問道:“來者何人?所載何物?”
“江東茶商張氏,欲往公安港販售新茶。”呂蒙拱手作答,語氣謙和有禮。他身後的“夥計”適時掀開一隻貨箱,露出裡麵碼放整齊的茶磚。
就在蜀軍哨兵放鬆警惕的刹那,呂蒙眼中寒光一閃。貨箱底板猛然掀開,十餘名精銳吳軍一躍而出,手中短刀在晨光中劃出冷冽的弧線。不過瞬息之間,哨船上的蜀軍已儘數被製。
“控製哨船,升起黑旗!”呂蒙令下,一麵黑色旗幟在桅杆頂端迎風展開。這是約定好的信號——告知後續潛伏的吳軍船隊,可以趁勢襲擊蜀軍糧船。
此時的江陵城內,劉備正與諸葛亮在府中商議平定武陵蠻夷之事。廳堂內燭火通明,諸葛亮手持羽扇,在地圖上指點著進軍路線。
“蠻夷雖勇,卻不通兵法。若遣雲長率精兵五千......”諸葛亮話音未落,忽見一名親衛慌慌張張奔入廳內。
“主公!軍師!江東呂蒙率快船襲擾公安港,我軍哨船被劫,兩艘糧船遭焚!”
劉備猛地站起,案幾上的茶盞被震得叮當作響。“孫權安敢如此!”他怒目圓睜,右手已按在劍柄上,“速傳雲長,令他即刻率軍反擊!”
“主公且慢。”諸葛亮羽扇輕搖,神色凝重,“呂蒙此舉,意在試探。若我軍大舉反擊,正合孫權心意,給他大舉進攻的借口。”他起身走到地圖前,指尖輕點公安港的位置,“不如遣子龍率三千騎兵馳援,加強防務,隻守不攻。既顯我軍防備之嚴,又不至撕破臉皮。”
劉備沉吟片刻,怒氣漸消:“軍師所言極是。即刻傳令子龍,率軍馳援公安港!”
趙雲的使命
江陵城外的校場上,趙雲正在操練騎兵。秋日的陽光灑在他銀白的鎧甲上,映出耀眼的光芒。他手中的長槍如遊龍般舞動,指點著士卒變換陣型。
“將軍!主公急令!”傳令兵飛馬而至,遞上軍令。
趙雲展信細讀,眉頭微蹙。他轉身對副將吩咐道:“速點三千精騎,即刻馳援公安港。”
在整軍的間隙,趙雲回到營帳,將一物小心收入懷中——那是孫尚香臨彆時贈他的海棠玉佩。玉佩溫潤,仿佛還帶著伊人的溫度。他輕歎一聲,想起那日在江畔,孫尚香將玉佩塞入他手中時說的話:“子龍,見此玉如見我。願君常安,早日重逢。”
不過一刻鐘,三千騎兵已整裝待發。趙雲翻身上馬,長槍遙指東方:“弟兄們,隨我保衛公安港,守住我們的糧道!”
騎兵隊伍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出,沿途百姓見是趙雲領軍,紛紛駐足路邊呐喊助威。
“是趙將軍!定能擊退吳軍!”
“趙將軍保重!”
聲聲助威入耳,趙雲心中暖流湧動。他深知,荊州的安寧不僅關乎主公的基業,更牽係著他與孫尚香的未來。若是荊州戰事再起,那個身在成都的江東郡主,又將陷入怎樣的兩難境地?
公安港的交鋒
當趙雲率軍趕到公安港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心頭一緊。兩座糧囤仍在冒著黑煙,江麵上漂浮著糧船的殘骸。呂蒙的快船正在江心遊弋,顯然還在尋找下一個襲擊目標。
“呂蒙!休得猖狂!”趙雲一聲怒喝,率先策馬衝入江灘。三千騎兵如潮水般緊隨其後,馬蹄踏碎岸邊的浪花。
呂蒙在船頭望見趙雲旗號,臉色微變。他深知常山趙子龍的威名,更明白今日已討不到便宜。“撤!”他果斷下令,吳軍快船立即調轉船頭,順流而下。
趙雲勒住戰馬,抬手止住欲追擊的部下。“窮寇莫追,鞏固防線要緊。”他冷靜地吩咐道,目光卻始終追隨著遠去的吳軍船影。
戰後的思量
待局勢穩定,趙雲親自巡視了受損的糧囤。他一麵安排士卒加強江防,一麵命人清點損失。
“將軍,共計損失糧船兩艘,糧草五百石,陣亡士卒十七人。”副將稟報時聲音低沉。
趙雲默然點頭,目光投向東南方向——那是建業所在。他想起去年與孫尚香在江陵城頭賞月時,她曾憂心忡忡地說起兄長孫權對荊州的野心。如今看來,這份擔憂並非多餘。
是夜,趙雲在燈下展紙研墨。他先是向劉備詳細稟報了戰況,隨後又另取一紙,筆鋒變得溫柔:
“尚香吾愛:荊州暫安,勿念。近日公安港有小擾,已平。惟思君甚切,夜不能寐。嘗記去歲此時,與君共賞海棠。今聞成都海棠正盛,願君惜取花開時,勿負韶光。子龍手書。”
他將書信仔細封好,喚來親信:“速將此信送往成都,務必交到孫夫人手中。”
暗流湧動
與此同時,退至夏口的呂蒙正在艙中書寫戰報。他如實記錄了趙雲及時增援、吳軍無功而返的經過,但在末尾添上一句:“觀蜀軍布防,關羽重北輕南,公安港防備雖有趙雲加強,仍顯薄弱。若來日舉事,當從此處突破。”
而在成都,孫尚香接到趙雲書信時,正獨坐在海棠樹下。讀罷信箋,她輕撫著日漸隆起的小腹,眼中滿是憂思。這孩子是趙雲的骨肉,也是連係著蜀吳的紐帶。可如今,兩家的關係卻日趨緊張。
她展紙回書,卻不知該如何落筆。最終隻寫下:“海棠正好,盼君早歸。”七個字,卻仿佛用儘了她全部力氣。
長江的水依舊東流,但兩岸的烽火,似乎已在不遠處若隱若現。
喜歡程序帶我穿越回去請大家收藏:()程序帶我穿越回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