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瀾”這個名字,連同那句“小心‘星辰泣影’”的警告,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東海基地的核心層心中激蕩起層層波瀾。一個來自陷落之地的幸存者求救信號,其背後所代表的危機與機遇,讓所有人都清楚,聯盟正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
指揮中心內,氣氛比接收到信號的那晚更加肅穆。林墨、李靜、王鐵山、張猛、卓瑪、蘇婉、孫宇等核心成員齊聚,全息投影上展示著那片遙遠星域的最新分析數據。
“信號源確認消失,無法再次建立連接。”孫宇推了推護目鏡,語氣沉重,“根據信號最後的衰減模式分析,有兩種可能:一是‘星瀾’所在的‘第七隔離區’能量徹底耗儘,失去了通訊能力;二是……她為了躲避‘追蹤’,主動進入了更深層次的靜默,或者……信號被強行中斷了。”
無論是哪種可能,都意味著“星瀾”的處境正在急劇惡化。
“第七隔離區……”蘇婉調出了從方舟導航數據中解析出的、關於“庇護所”的有限結構信息,“根據零星的建築模塊描述,‘隔離區’通常是用於封存危險物品、進行高危實驗或者……收容特殊個體的區域。‘星瀾’在那裡,要麼是守護著什麼,要麼就是……她本身就需要被隔離。”
這個分析讓情況更加複雜。這位幸存者,是敵是友?她所守護或代表的,又是什麼?
“管她是什麼,既然發了求救信號,咱們就不能見死不救!”張猛一拍桌子,嗓門洪亮,“墨哥,下命令吧!咱們直接開著船殺過去,把那個什麼‘星辰泣影’揍趴下,把人救回來!”
王鐵山相對冷靜許多:“猛子,勇氣可嘉,但不可魯莽。‘庇護所’已然陷落,連‘觀測者’的前哨站都無法抵擋的敵人,其恐怖可想而知。我們尚未清楚‘星辰泣影’的具體形態、能力和規模。貿然遠征,風險太大。”
卓瑪也開口道:“我們需要眼睛。在草原上,狩獵最危險的獵物前,必須弄清楚它的巢穴、習性和弱點。”
林墨安靜地聽著眾人的討論,暗金色的眼眸中數據流和星圖的光影緩緩流轉。他指尖無意識地在空中劃過,一絲微不可察的暗金色痕跡短暫留存,又悄然湮滅,仿佛在模擬著某種能量的生滅。與“星核”的交流和對“熔爐主宰”能量本源的解析,讓他對歸墟之力的應用有了更多遐想的空間。
“鐵山和卓瑪說得對。”林墨終於開口,聲音平穩卻帶著決定性的力量,“我們需要情報,需要一雙能看清‘庇護所’現狀的眼睛。”
他看向蘇婉和孫宇:“我們目前有能力進行跨星域的信號通訊,那麼……能否製造一個可以進行超遠程偵查的載體?不需要搭載人員,隻需要能將那邊的影像和數據傳回來即可。”
蘇婉和孫宇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亮光。
“理論上……可以!”蘇婉快速回答道,“利用從方舟數據中解析出的超光速粒子tachyon)操控理論和空間坐標鎖定技術,結合我們現有的高精度探測器……我們可以嘗試製造一個‘無人深空探測器’!它可以借助空間翹曲進行短途躍遷,抵達目標星域附近後進行常規航行和偵查!”
“能量問題如何解決?”王鐵山提出關鍵問題,“如此遠距離的躍遷和持續偵查,能量消耗是天文數字。”
孫宇接過話頭,語氣帶著一絲興奮:“可以用那塊從‘熔爐主宰’身上提取的能量本源!經過蘇婉博士的初步分析,其能量密度和純度極高,性質雖然偏向負麵,但經過‘星核’能量的中和與首領您的歸墟之力提純後,可以作為一次性的、超高功率的躍遷引擎核心!足以支撐探測器完成單程躍遷和短時間的偵查任務!”
利用敵人的力量,去探查另一個敵人?這個想法大膽而巧妙!
“需要多久?”林墨問道。
蘇婉和孫宇快速計算了一下:“集中所有資源,優先保障,最快……一個月!”
“好。”林墨點頭,“就一個月。全力研製‘深空探測器’。同時,基地進入二級戰備狀態,加快新式裝備的列裝和部隊訓練。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也要抓住這唯一的希望。”
接下來的一個月,東海基地進入了爭分奪秒的衝刺階段。
科研區成為了不夜城。蘇婉、孫宇和莉娜帶領的技術團隊,幾乎將實驗室當成了家。設計、模擬、製造、測試……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利用“熔爐主宰”能量本源作為核心的微型躍遷引擎是最大的技術難關,其狂暴的能量特性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災難。最終,還是林墨親自出手,以歸墟之力在其外部構築了一層穩定的“秩序封印”,才解決了能量逸散的問題。
軍事區內,新下線的“矩陣式偏轉護盾”發生器開始裝備到精英小隊和重要的載具上。王鐵山和張猛針對可能發生的星際接舷戰、空間站內部爭奪戰等新戰術展開了針對性訓練。卓瑪的狼騎也配備了新型的單兵能量武器,機動性和殺傷力大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墨在這段時間裡,進一步深化了對歸墟之力的理解。他不再僅僅將其視為毀滅的力量,而是開始嘗試引導其“湮滅”特性背後的“秩序”。他在訓練場中,可以精確地讓一個標靶從分子層麵瓦解,而不波及旁邊一絲一毫。他甚至嘗試將一絲歸墟之力注入蘇婉製造的初代“秩序枷鎖”發生器,使其效果提升了數倍。這種對力量的精妙掌控,讓所有目睹者歎為觀止。
日常的生活也在繼續。一次晚餐時,莉娜頂著一對黑眼圈,興奮地向大家展示她利用方舟材料學知識改進的個人終端,其運算速度和防護能力提升了整整三倍,引得張猛嘖嘖稱奇,非要拿自己珍藏的一罐舊時代牛肉乾跟她換,被莉娜紅著臉拒絕了,引得眾人一陣善意的哄笑。
李靜則細心地注意到林墨常常獨自在塔樓頂層凝望星空,她知道他肩上的壓力。她不再多問,隻是每天都會為他準備一杯安神的茶飲,默默地陪他站一會兒。這份無聲的支持,是林墨在緊張籌劃中難得的寧靜。
卓瑪也開始主動學習更多的聯盟通用語和科技知識,她不想因為自己的局限而在未來的行動中掉隊。她與蘇婉的交流也多了起來,一個代表著自然的野性直覺,一個代表著科技的絕對理性,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偶爾碰撞出有趣的火花。
一個月的時間,在緊張與期待中飛快流逝。
終於,在約定的日期,一個造型奇特、通體覆蓋著暗色吸波材料、中心鑲嵌著那枚被封印的暗紅色能量核心的“深空探測器”,靜靜地懸浮在基地最大的發射平台上。它被稱為“觀星者一號”。
“所有係統自檢完成!能量核心穩定!躍遷坐標已鎖定!隨時可以發射!”孫宇的聲音透過通訊器傳來,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
發射控製中心內,所有核心成員齊聚,目光都聚焦在主屏幕上那個代表著未知與希望的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