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號:強化與告彆
方舟73號種子庫的港口內,希望號的修複和強化工作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納米修複機器人群如同不知疲倦的工蟻,已經完成了艦體結構的大部分修補,那些猙獰的裂縫和灼痕被嶄新的合金板材覆蓋,雖然顏色略有差異,但強度甚至更勝往昔。
真正的重點是針對“吞噬之口”邊緣極端環境的改造。在莉娜和蘇婉的聯手主導下,希望號經曆了一場近乎脫胎換骨的“手術”。
原本流線型的艦體外部,加裝了一層蜂巢狀的、閃爍著幽藍色澤的附加裝甲。這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物理防護,而是利用從種子庫獲取的某種非核心技術,結合蘇婉設計的“規則擾流”模型,構建的主動式空間張力緩衝層。它不能硬抗攻擊,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滑開”或“分散”極端引力潮汐和空間扭曲帶來的撕扯力。
希望號的護盾發生器被完全重構,能量核心並聯了來自種子庫的三台高效能、高穩定性的備用能源爐,確保護盾在麵臨持續能量輻射和規則衝擊時,能維持更長時間的穩定輸出。莉娜甚至異想天開地拆解了一台從種子庫廢棄區找到的、功能不明的遠古設備,將其中的幾個能量回路逆向工程後,整合進了護盾係統,聲稱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欺騙低級彆的規則判定”。
武器係統方麵,所有對外攻擊單元都被暫時降級,節省出的能量和計算資源全部傾斜給了超距探測陣列和緊急規避係統。用莉娜的話說:“在那種鬼地方,能提前零點一秒發現危險並躲開,比多一百門炮都有用。”蘇婉則優化了希望號的慣性阻尼器和緊急轉向推進器,確保其在極端重力環境下依舊能做出相對靈活的機動。
整個希望號內部,彌漫著一種緊張而有序的氣氛。技術人員在各個艙室間穿梭,進行最後的係統調試;陸戰隊員們檢查著單兵裝備和艦內防禦節點;非戰鬥人員則協助進行物資清點和固定,為即將到來的、可能極其顛簸的航行做準備。
帕拉斯站在艦橋,看著主屏幕上不斷更新的各項參數,心中稍定。他們已經儘了最大的努力,將希望號武裝到了牙齒,以應對那片未知的恐怖星域。
“歸檔者”的引導機器人無聲地滑入艦橋。
【修複與強化工作已接近完成。預計三標準時後,希望號將達到預定狀態。】
【根據協議,本設施提供的援助已全部交付。】
【最後提醒:目標星域‘吞噬之口’為已知最高風險區域之一。其物理規則存在大量異常與悖論。‘烈焰之心’作為‘世界引擎’部件,其能量signature與‘吞噬之口’的引力奇點存在某種未知的動態平衡,任何外力介入都可能打破平衡,引發不可預知的後果。】
【祝你們……好運。幸存者。】
機械的聲音依舊平淡,但最後那句“祝好運”,卻仿佛帶上了一絲難以察覺的人性化意味。
帕拉斯鄭重地向引導機器人行了一個聯盟軍禮:“感謝你們的幫助。我們一定會回來,帶著希望。”
三個標準時後,希望號所有係統指示燈轉為穩定的綠色。引擎發出低沉有力的嗡鳴,修複一新的躍遷晶體開始充能,散發出令人心安的光芒。
“所有係統正常!躍遷引擎準備就緒!坐標已設定:烈焰之心星域!”莉娜的聲音帶著興奮與緊張。
帕拉斯深吸一口氣,坐回指揮席,目光掃過艦橋上每一張堅毅的麵孔。
“希望號,出發!”
龐大的艦體緩緩脫離港口,調整方向,艦尾的躍遷引擎爆發出璀璨的藍色光流,瞬間撕裂空間,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紫羅蘭色的星雲背景中,駛向了那片連接著毀滅與希望的未知之地。
北地冰原:石碑林的低語
與希望號那邊熱火朝天的準備不同,林墨小隊所在的石碑林,時間仿佛凝固了。
絕對的寂靜籠罩著這裡,連風聲都仿佛被那些沉默的黑色石碑徹底吸收。隻有隊員們粗重的喘息聲和心臟在胸腔內沉重跳動的聲音,提醒著時間的流逝。外麵,那些冰骸和湮滅獵手並未離去,它們如同耐心的狼群,在石碑林的邊緣徘徊,幽藍或暗紫的目光穿透風雪,死死鎖定著林墨等人的藏身之處。
“它們不敢進來……”雷刃靠在石碑上,小心地處理著臂膀上一道深可見骨的傷口,那是之前突圍時被獵手的利爪劃開的,“這地方,果然有古怪。”
林墨沒有回答,他盤膝坐在一塊最為高大的石碑前,雙目微閉,全力運轉著歸墟之力,試圖儘快恢複。然而,這片空間的“寂靜”力場,似乎對能量流動也有著某種壓製和吸收作用,他恢複的速度遠比預想中要慢。
更讓他心神不寧的是,自從進入這裡,一種難以言喻的、仿佛來自萬古之前的悲傷與沉寂感,就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星瀾最後的警告——“墓碑,埋葬著失敗的觀察者”——如同魔咒般在他腦海中回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嘗試將精神力延伸出去,接觸這些冰冷的石碑。
沒有回應,沒有信息流。隻有一種……純粹的、沉重的“空”。仿佛這些石碑並非實體,而是一個個被掏空了所有內容與曆史的“信息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