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傍晚,陳序正陪小雨在客廳搭積木,手機突然連續震動。他看到一條推送:蘋果appstore季度下載量創新高。
寶貝,陳序放下積木,爸爸有個特彆棒的點子!
他快步走進書房,在便簽紙上寫下:移動應用生態即將爆發,然後拍照發給趙知遠。
五分鐘後,趙知遠的電話就打來了:陳總,您這個時間發這個......
立即來我家。陳序語氣興奮,帶上蘇夢,記得從後門進來。
一小時後,三人聚在書房。小雨好奇地探頭:爸爸,叔叔阿姨也要來搭積木嗎?
比積木有意思多了。陳序把女兒哄出房間,關上門立即切入正題,我們要做一款app。
趙知遠推了推眼鏡:我們現在的主業是硬件......
正是做硬件,才知道用戶痛點。陳序打開平板,看這個數據,智能手機普及率明年將突破百分之四十。
蘇夢若有所思:您想做什麼類型的app?
工具類。陳序在白板上畫起來,解決手機電量焦慮的智能管理軟件。
趙知遠皺眉:這和我們正在研發的項目是不是重複了?
恰恰相反。陳序目光炯炯,硬件解決充電效率,軟件優化用電效率。軟硬結合,才是完整生態。
他在白板上寫下電管家三個字:我們要做的,是一款能智能調配手機能耗的app。
蘇夢立即領會:比如根據使用習慣,自動調節屏幕亮度、關閉後台應用?
不止如此。陳序越說越興奮,還要能預測用戶行為,在需要時保留足夠電量。
趙知遠仍然疑慮:但這需要大量用戶數據......
所以要先發製人。陳序敲著白板,等巨頭反應過來,我們已經積累了足夠數據。
這時林晚晴端著果盤進來:這麼晚還在開會?
來得正好。陳序拉她坐下,我們要啟動一個新項目。
聽完構想,林晚晴立即問:預算多少?團隊規模?開發周期?
問得好。陳序讚賞地點頭,初期投入五千萬,團隊控製在十人以內,六個月出測試版。
趙知遠吃驚:這麼急?
因為窗口期隻有一年。陳序神色凝重,等bat反應過來,就沒我們什麼事了。
他分配任務:趙工負責組建團隊,蘇博士設計算法架構。記住,絕對保密。
項目代號。陳序在保密協議上簽字,除了在座四位,不得向任何人透露。
深夜送走兩人後,林晚晴擔憂地問:同時推進這麼多項目,資金壓力會不會太大?
正因為資金充足,才要提前布局。陳序翻開筆記本,你看,這是未來五年的趨勢預測。
屏幕上,移動互聯網的曲線陡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