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豪的意誌觸須在虛空中緩慢延伸,宛如一隻無形的探針,帶著幾分試探與警覺,小心翼翼地朝那道裂痕靠近。
裂痕懸浮於深邃的空間之中,猶如現實被撕裂的一道傷口,邊緣散發著微弱卻刺目的光芒,仿佛是某種無法直視的禁忌之光。
他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這並非普通的裂縫,而是一個未知領域與當前世界交彙的臨界點,一種難以言喻、充滿壓迫感的力量正隱匿其中。
當他的觸須逐漸接近時,一股異樣的壓迫感驟然襲來。
這種感覺並非單純的物理阻力,而更像是一種針對“存在”本身的敵意——一種試圖將所有觸及的事物從現實中剝離出去的可怕力量。
那種壓迫如同潮水般湧動,隨著距離的縮短愈演愈烈。
就在觸須即將抵達裂痕不足數尺之處時,這種壓迫猛然升級為實質性的威脅。
他的觸毋表麵開始泛起細密的漣漪,仿佛連構成其本質的法則結構都受到了侵蝕,變得脆弱而不穩定。
吳豪心中一凜,迅速收回了觸須,但即便如此,那一瞬間的接觸已經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他甚至可以清晰地感知到,如果再多停留片刻,那些由純粹意誌凝聚而成的觸須可能會徹底消散,化作虛無,甚至連同自己的部分意識一起被吞噬殆儘。
這種剝離感不僅僅是對物質或能量的剝奪,而是直接指向事物存在的根基,就像有一把看不見的刀刃,試圖將你從宇宙的秩序中抹除一般。
他後退一步,額頭上滲出了冷汗。雖然這一切發生在精神層麵,但那種瀕臨湮滅的恐懼卻真實得令人窒息。
四周的環境似乎也因為剛才的試探而變得更加詭異:
原本平靜的虛空此刻充滿了低沉的嗡鳴聲,像是無數昆蟲振翅飛舞,又像是某種古老語言的呢喃,在耳邊若隱若現。
這些聲音既沒有明確的內容,也聽不出來源,但卻帶著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警示意味,仿佛整個空間都在提醒他不要輕舉妄動。
吳豪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波動。他知道,自己絕不能魯莽行事。
這個裂痕背後的東西遠比他想象中要複雜和危險得多,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然而,與此同時,他也隱隱察覺到,這條裂痕或許正是解開某個重大謎團的關鍵所在。
它背後潛藏的秘密,也許能夠解答他長久以來追尋的問題,甚至改變整個局勢的走向。
於是,他選擇暫時按捺下衝動,轉而仔細觀察起裂痕周圍的細節。
他發現,裂痕的輪廓並非固定不變,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扭曲、擴張,如同一張饑餓的大口,隨時準備吞噬任何敢於靠近的存在。
而在裂痕內部,偶爾會閃過一些模糊的畫麵,像是破碎的記憶碎片,又像是另一個世界的倒影。
這些畫麵每一次出現都會引發一陣強烈的共鳴,仿佛它們正在呼喚著他,誘惑著他進一步探索。
儘管理智告訴他應該謹慎,但內心深處的好奇與使命感卻如潮水般湧動,難以遏製。
吳頑知道,他需要找到一種方法,既能保護自己免受那股剝離力量的傷害,又能安全地獲取裂痕中的信息。
否則,貿然闖入隻會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場。
他凝視著裂痕,腦海中思緒翻滾。他明白,麵對這樣的未知,僅憑勇氣是不夠的,還需要智慧與策略。
或許,他可以通過調整自己的意誌頻率,將其與裂痕的波動同步,從而削弱那股敵意;
或者利用某種屏障式的精神構造,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進行探測。無論如何,他必須找到突破口,否則這場博弈尚未開始,就注定會以失敗告終。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停滯下來,隻剩下裂痕散發出的幽光與那低沉的嗡鳴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詭譎而又迷人的畫卷。
吳豪的目光堅定起來,他意識到,無論前方等待他的是什麼,他都沒有退路可言。
“噬界之痕”。這個名字,由吳豪的意誌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