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山雙手拍水,“我現在好想找人嘮嘮,到底餘煉鐵跟了誰?這就是你說的引人遐思。”
“往往沒有答案的謎題最令人著迷,大山,群眾的智慧和想象力才是最有創造力的,你把答案給他們,隻能說明你在散布謠言。如果你把部分真相和部分猜測,真真假假混一起告訴他們呢?”
“他們會像我一樣想找出答案。”
“答案是什麼重要麼?我剛才說那麼多,你記住了誰?”
“餘煉鐵、潘良酉、潘忠、史蓮。”
“你去棉紡廠和日化廠說這些,大家會記住什麼?”
“大家,大家會記得潘家人變態。”
萬善打了一個響指,“對嘍,前麵聳人聽聞和引人遐思都是鋪墊,最後一人叫人人參與,也可以說人人都是大法官。”
“人人都是大法官?”
“當人們對某件事裡某個人點評的時候,不自覺就會站在聖人神仙的角度,他們會下意識忽略自己做過的蠢事和齷齪事,他們會用放大鏡在人身上找尋缺點,放大再放大,然後揪出錯批評辱罵攻擊審判。”
萬善打濕毛巾放頭頂,“有些人還會心虛,他們也曾乾過這樣的事兒或者有過這樣心思,往往這類人罵得最狠,似乎罵得越狠越證明他們不是這樣人。自覺不自覺把自己歸類為善人好人,與潘家和餘家劃清界線。”
“大哥,那這裡麵沒餘盈啥事兒啊,她不該罵麼?”
“三人成眾,眾口鑠金,隻要大家開始傳播這件事,輿論裡總有人思考的角度不同,他們會追根溯源,等到查清楚起因是餘盈和潘良酉暗通款曲。其他人會不會覺得被欺騙了?那他們會把這股火發到誰身上?”
張大山一口咬定,“餘盈,因為潘良酉早在前麵跟餘煉鐵一起身敗名裂了。那你繞這麼大彎,圖啥?”
“把我摘出去啊,一般人最後得知真相懷疑我嗎?”
“不會,前麵都是餘煉鐵和潘家的那些惡心事兒,跟你有什麼關係?如果是你造謠,你肯定罵餘盈不要臉,跟潘良酉搞破鞋。”
“所以我倒著來啊,吸引大家找尋真相,開頭就要極具爆炸力和吸引力,才能讓大家參與進來。一件事隻要超過三個人傳播,也就失去目標。”
張大山搖搖頭,“那萬一大家不去注意餘盈呢?”
“她是不是主角不重要,棉紡廠的職工會從餘煉鐵聯係到餘盈,身邊人發生這麼變態的事兒,難道你不想問問麼?”
“想!原來是這麼個三人技巧,怪不得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果然三人成眾厲害啊。大哥,你以前練拳打人,現在怎麼開始研究兵法了?”
“我想做切墩的廚子,不買拐也不買輪椅。”
張大山陷入思考,今天大哥說了好多內容,他腦子好癢啊,記不住。
萬善拍醒他,噴頭下衝洗,雙手扶牆叉開雙腿,“來,用點勁兒,這禮拜我身上老多皴了。”
搓了一會兒,張大山臉憋通紅,“大哥,你身子沒啥灰啊?”
“心可能臟了。”
走出大眾浴池,拍了二十塊錢在張大山手裡,“買煙買糖,小夥子抽煙,小孩子吃糖,口口相傳,誰知道是從你嘴裡說出去的。”
張大山馬上明白什麼意思,“花不了這麼多,十塊就夠了。”
“你帶上那個吳老二,還有幾個小兄弟,吃幾口飯,以後我有活安排你們。”
“得嘞,大哥,三天之內江城路邊的狗都得知道這件事兒,那我找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