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隻想到這次乾警普調統計是要塞人,唯獨沒想到,是往他身邊塞人。
繞了這麼大一圈,為了合理分配人員,把關係戶放他身邊,跟著他做事,立功受獎晉升。
摸出煙準備抽一根思考,戴口罩杏仁眼的護士,瞪著萬善訓斥。
“那誰,誰讓你在病房裡抽煙的,出去抽。”
惹不起,惹不起,萬善在雷向陽小人得誌的笑聲中狼狽而出。
到了盛京怎麼能不喝茶?
清末,盛京八旗子弟遊手好閒,泡茶館成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茶館頗為繁盛。據縣誌記載,茶莊二十六,茶館二百二十二。
舊社會盛京茶館大體分為兩類:
一是清茶館
專門賣水,沒有藝人演出,門前柱子上掛塊長條的小木頭牌子,下邊拴紅布條。打開水,用茶館備有水牌子,後改作水票。
二是花茶館
除供應茶水外,還邀來說唱藝人,使茶客可以邊品茶邊欣賞評書、鼓曲表演,之後逐漸過渡成以聽書為主、品茶其次的書茶館。
清末小河沿一帶鼓書藝人演唱之曲興盛,吸引眾多茶客。
據記載水以小河沿為上品,次則北關之八王寺,南關之甜水井,餘井皆苦水也。
北市場的茶館親民,觀眾多為一般小市民階層,如轎夫、吹鼓手、棚匠、廚師、泥瓦匠、小商小販,把茶館當作每天休息娛樂的地方。
離這兒最近就是北市場,再早叫十間房,北市場有名的劇場:中央大戲院、大觀茶園、共益舞台。
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侯寶林、馬三立......這些大師都在北市場登台演出,各地評劇演員闖關東開唱前,要在北市場大觀園茶樓掛號,在這唱紅了才算紅。
依稀還能看到過去建築的影子,曾經的中藥店、當鋪、金店、客棧如此都換了行當。
牆上紅色的標語,是當今時代的烙印。
一如眼前招牌,紅光茶社,蓋住老招牌後麵的萬福兩字。
沒有包間,隻有散桌,萬善要了四件茶點,瓜子、蠶豆、牛舌酥和吊爐燒餅。
點了明前碧螺春和滇紅兩樣茶,他打算泡一天茶館。
用瓜子擺了保衛局的框架圖,盯著發呆,這裡麵有事兒。上輩子他不是體製內的,裡麵的門道隻了解皮毛。
奉承、禮貌和說話都是公職人員的基本技能,會讀報能聽懂領導講話隻能算入門。
至於再深入點,就是雷向陽這樣的,一眼看穿這次保衛局招公安的背後用意。
人老奸馬老滑,照這麼看,方炮和唐乾也不是真的不開竅,他們能看懂隻是不擅長寫報告而已。
最近有點膨脹了,以為借著出差能躲過普調統計分配的事兒。
萬萬沒想到,最後這批人的安排要落到他的身上。
入職不到三個月,個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抓了貝紅星那一條線上特務,還會有一個三等功。
他就是福星,誰跟著他誰沾光。
叼著煙怔怔不說話,逃避是不可能逃避的,又不是被算計,不過被利用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