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子有自己的心事。
苗雨還在醫院裡,孩子也在醫院裡。
如果他們還在北都,川子肯定也不會這樣想。
可既然已經回來了,陳凡也到家了,川子就動了心思。
他想去看看孩子!
這是好事。
對川子而言,有點牽掛,總比懵懵懂懂糊裡糊塗的活著要好。
打發川子離開之後,大鵬也下去收拾房間去了。
馮棟和唐龍兩人坐在陽台上,遠遠地看著這邊默默聊天。
安妮守在旁邊,陳凡看著陳佳航道:“你們村子多大?”
陳佳航道:“也不算大,一百多戶人家吧。主要是,山區裡,交通不方便,每家每戶住的都比較遠,所以看起來就麵積很大而已。”
“但人真不多,再加上現在年輕人出去的越來越多了,很多十五六歲不上學的孩子們,也早早的出門打工去了。”
“隻留下一些沒辦法出遠門的老人和小孩在家。”
陳凡點頭。
根據陳凡的了解,彪子陳佳航當初也是學的宣傳設計,雖然成績一般,畢業之後也沒有在大城市當牛馬。
他有自己的計劃,回到家,利用自己所學所見,希望找到一種方法,把家鄉建設起來。
其實,有這種想法,並不是陳佳航腦子瓦特了。
而是,他愛那片土地,還有那裡的所有人。
在他大三那年,他奶奶也去世了。
家裡窮,父親殘疾,爺爺也年紀大了。
沒辦法,奶奶的喪事,都是村子那些老人幫忙招呼著辦的。
而且,他們家也沒花一分錢,都是街坊鄰居自發無償幫忙的。
陳佳航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對爺爺奶奶的感情肯定很深。
得知這件事之後,他就下定決心,要回家,去回報所有幫助過他們家的人。
可真的回到家之後,看著連綿不絕的大山,陳佳航是懵的。
要想富,先修路。
這話雖然調侃,可一點都沒錯啊。
沒有路,你就算有再好的東西,運不出去都是白費。
但修路,他沒這個本事,也沒這個能力。
先找到致富的辦法,再想路的問題。
回到家,他想了很多,又結合當地情況,因地製宜,最終做出決定。
養豬!
為此,他還專門動員了村裡的街坊鄰居。
縱觀全村,他算得上是唯一一個上過大學,還選擇回到農村的孩子了。
樸實的村民們都選擇相信他。
養豬嘛,多簡單。
誰家不會?
但搞投資,村民不敢。
大規模養殖,更不敢。
雖然都會養,可一年養個兩三頭豬,逢年過節殺了吃肉,這簡單。
大規模養,雖然支持,但能力有限,不敢太過於支持。
心有餘,卻力有不逮!
無奈之下,陳佳航選擇自己掏錢,買了幾隻豬仔,從零開始。
培養了幾隻老母豬,又買了一些護理母豬的書籍學習。
經過兩年的時間,還真讓他搞出了一匹不錯的豬仔。
又免費送給村裡其他人養,反正在他們那兒,都是散養的居多。
一頭豬一年下來,耗費不了多少精力,反而還能等殺了豬之後,得到不少好處。
這買賣,值得做!
那可是貨真價實的跑山豬,肉質鮮美,第一批臘肉臘腸也已經成了,幾千斤!
第二批臘肉也醃上了,又是幾千斤。
第三批成豬也準備著,時刻開始動工。
但現在,他必須要麵臨第二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