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紮於京城西大營的關寧鐵騎,已經接到了崇禎的檢閱命令。
全員迅速穿上鎧甲,在祖大壽的統領下,迅速集結。
祖大壽,吳三桂的舅舅,關寧鐵騎的締造者之一。
他就算曾一度投降清軍,可也從沒有為韃子,做過任何事情。
其不像是吳三桂,打開了山海關放清軍入關,這是不容置疑的賣國行為。
這會的吳三桂還是遼東軍中,一個中層軍官,暫時還未統領關寧鐵騎。
這個時期的關寧鐵騎,依然是祖大壽統領。
現在的崇禎,就比較了解祖大壽,他算是一個,比較純粹的軍人。
隻需給足他榮譽,就足夠讓他拚命奮鬥了。
但祖大壽又跟盧象升不一樣,他是介於洪承疇,盧象升中間的那一類人。
這幾天,崇禎命宮內的匠作局,製作了三枚特彆的勳章。
一枚是通體為銅質,表麵浮雕一個“明”字。
明字下方,有兩把劍相交,劍柄處鑲嵌著,兩塊較為普通的玉石,全重約為三兩。
一枚通體為銀質,一枚通體為金質,兩者樣式大體相同,全重同樣約為三兩。
隻是前者,在劍身和劍柄處鑲嵌著,高等級的和田玉石。
後者更是鑲嵌的紅藍寶石,顯得更加華麗一點。
這個勳章,是崇禎設計,讓匠作局趕製出來的,就是為了這次,檢閱關寧鐵騎使用。
今天崇禎,起了個大早,穿上暗金雕龍鎧甲。
在一眾侍衛、太監、錦衣衛,層層保護下,騎馬來到了位於,京師西直門處的校場。
並不是崇禎,想要興師動眾,如今韃子在通州駐兵。
不知京師裡麵,是否混進了韃子的細作,就隻得提高防備等級。
一路有驚無險到達西直門,眾將士早已列隊,等候崇禎檢閱。
作為明軍待遇最好,且從不缺餉銀的一支部隊,軍容還是很整齊的。
關寧鐵騎以輕騎兵為主,士兵身著布麵甲。外麵是棉布,內襯薄鐵片的甲胄)
布麵甲上的銅釘,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熠熠生輝,崇禎騎著馬,走過軍隊列陣的前方。
說實話,如今小冰河時期的冬天,還是很冷的。
隻不過作為帝王,在人前得有帝王該有的樣子,其實這很累人,當然也很冷。
崇禎一路走過,頻頻點頭表示滿意,走完後回到隊列正前方。
著著如今已經四十五歲的祖大壽,仍然神采奕奕,崇禎也是頗為感慨。
顯然多年軍旅生涯和長期鍛煉,造就了他硬朗的身體。
崇禎朝祖大壽點了點頭,就轉身回到了點將台上。
關寧鐵騎有個致命問題,這支軍隊由遼東將門所把控,這是現在的崇禎,所不能接受的。
一個封建國家的軍隊,就隻能是由皇帝執掌,才能徹底放心。
之前沒法解決,但現在的崇禎,有的是辦法解決。
直接套用現代軍隊管理方式:定期輪換。但這個事情,暫時不能操之過急。
崇禎開始發表演講,拿過昨天特意,趕製的銅皮大喇叭。
高聲道:“此刻,正值韃子入關劫掠,你們大多都是,來自遼東的漢民。”
“你們眼看著韃子,侵略了自己的家園。”
“你們的土地、牲畜被搶走,你們的女人被搶走。”
“作為一個帶種的男人,這事情,你們能答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