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有序的進行著,崇禎看著每日彙報來的奏折,心下也是安定了不少。
鼠疫不說完全不可能發生,就算有發生,那也是小規模爆發,不至於再死二十多萬百姓。
經過這幾日防疫,崇禎意識到現階段,最需要的是成規模的大夫。
明末這個時期,由於極端天氣和戰亂,從而引發全國,大部分地區瘟疫頻發。
而對瘟疫有較為全麵認知的,現階段崇禎能想到的,隻有吳有性字又可)和喻昌。
隻是不知道,這個時期的喻昌字嘉言),是否已經接觸到了醫術。
吳有性此時在江蘇,蘇府轄區行醫江蘇蘇州),喻昌則是,有很高的醫學天賦。
雖然他之前習儒,但考中秀才後,屢試不第遂改行醫。
想到喻昌屢試不第後改學醫,崇禎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他想到一個人。
這人在後世很出名,他在宋神宗時期,都還不怎麼出名。
他之所以出名,不是因為有多大貢獻,而是因為悲情又搞笑,此人正是楊一笑。
他的墓誌銘是如此寫的:初從文,三年不中;改習武,校場發一矢,中鼓吏,逐之出;
又從商,一遇騙,二遇盜,三遇匪;遂躬耕,一歲大旱,一歲大澇,一歲飛蝗;
乃學醫,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喻昌跟他比,還隻是屢試不第,後改學醫比較相似。
忍著笑意想到此處,崇禎命王承恩去傳李若璉,少時,李若璉來到東?閣。
躬身拱手覲見道:“陛下,臣李若璉奉旨覲見,聖躬安!”
崇禎點點頭道:“朕安!平身吧。”
李若璉起身後詢問道:“陛下,不知您找臣來,所為何事?”
崇禎抬手指向前麵凳子道:“李卿,你先坐下吧!朕,叫你來是想讓你派人。”
“去江蘇蘇州府轄區,接一個叫吳有性的人進京,當地人可能稱他為吳又可大夫。”
“無論如何,都要保證他的安全,這個人對大明很重要,絕不允許出現任何閃失!”
李若璉起身躬身道:“陛下,臣遵旨!就算是死也會全須全尾的,將吳有性帶回京師!”
崇禎道:“沒那麼嚴重,朕隻是擔心路上,會有不開眼的蟊賊。”
“占著人多攔路把人截了,你要多派點人過去,最好再打上,皇家緊急公文投遞旗幟!”
李若璉拱手道:“臣遵旨,哪個不開眼的蟊賊,敢打吳先生的心思。”
“臣必將他們寨子裡的,雞蛋黃都給搖散咯!”
崇禎點頭道:“嗯!你定要重視才行,這人決不容有失。否則!就不是摘你官帽了事啦。”
“另外,再傳旨江西和江蘇,等地的錦衣衛,讓他們找一個叫喻昌,字嘉言的人。”
“現年五十有三,有秀才功名在身,如今應該在行醫。”
“當地人可能叫他喻先生,或者叫他喻大夫,朕不確定他在哪裡,但此人也需找到。”
李若璉再次拱手詢問道:“陛下,這個人也很重要嗎?”
崇高點頭道:“相對吳有性而言,重要程度沒那麼高,但也要儘最大的可能去找。”
“朕,需要他來協助吳有性,處理一些事情,下去執行吧!”
李若璉拱手道:“陛下,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