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章禮儀查詢至《大明會典?卷四十四》,另求個五星好評)
很快,時間來到正月初一,今天是崇禎十二年的正月初一。
也是一年之中,最為隆重的正旦朝會,正旦朝會之時。
隻要身在京師的,大小官員、各級勳貴、公主駙馬、郡主儀賓,全都要一同前往朝賀。
午門外,文武則分為兩邊,中間的大門則是空著,這個門隻能皇帝走。
寅時初刻3點30),鴻臚寺官員正對照《大明會典》,行走於各隊列中。
查看文武各級官員,是否站對了位置,有些不常上朝的低級官員,確實會有搞錯的情況。
除去丁憂和守城的輪值者,但凡有品級者,都需要一同前往,不得例外。
寅yin)時三刻早上4點45分),所有人員按照品級,依次在午門前排好了隊。
明朝對於出入宮闈,是有嚴格限製的,親王、郡王由正門東側門入,公侯伯由西側門入。
一品文官走東掖門,一品武官走西掖門,二品以下文官走東闕門,二品以下武官走西闕門。
此時,需要兩人攙扶,方能行走的福王,則是姍姍來遲。
走到中門前時,也不知道是否真走不動了,還是有意試探皇帝底線。
其故意停留在了中門處,雖然時間很短,但這已是嚴重僭越。
但到了崇禎朝的官員,像是見慣了這種僭越行為般,並未予以理會。
在此值守的李若璉,卻看得眉頭直皺,但他也並未表達什麼,隻是將此行為記了下來。
本來正旦朝會,是需在皇極殿舉行,但崇禎朝大家都了解,那是出了名的窮。
所以崇禎便安排在了,奉天門前廣場上,與平時上朝的地方一致。
崇禎就是想讓這些,窮奢極欲的藩王,也體驗下平日裡,他皇帝上朝時的艱辛。
還好老天賞臉,今日並未有大的風雪,不然就算這些王公大臣,舌下含著參片也頂不住。
卯時初刻早上5點),崇禎準時出現在奉天門處,準備升座受賀。
這一套複雜的流程,要不是王承恩幫忙,現在的崇禎,還真有可能記不住。
如果時間到晚了,沒在卯時初刻到奉天門,皇帝是要下罪己詔的。
由於國庫空虛,將原有的樂舞、百戲等環節,全部給削減了。
僅保留眾臣朝賀、獻表、賜宴,且賜宴都降檔成,賜茶餅一盒,由此可見崇禎朝的困境。
這就是為何崇禎,不是一來就到處抄家、大搞科研,要錢沒有、要兵沒有。
你抄一個試試,保管讓你死得莫名其妙。
彆說一個穿越者過去,就是孫悟空過去,也得耍段猴戲。
這也是為何崇禎,一直留著薛國觀,沒動他的原因。
卯時正早上六點)崇禎升座後,鴻臚寺鳴讚大聲唱報道:“升殿,眾臣朝拜。”
百官開始行五跪三叩禮,即每次跪拜叩首三次,共計跪拜五次叩首十五次。
這可把福王朱常洵累個半死,就他這身材,彆說五跪三叩,讓他一跪三叩都得大喘氣。
但這正旦朝會,他一點不敢逾製,要不然皇帝,真有可能要他命。
結果就是各部王公大臣,全都行完禮了,他才行完三跪三叩禮。
後麵尚有兩跪三叩禮,崇禎隻是眯著眼等著,並未加以豁免。
直到福王行禮完,眾人才開始同聲道:“恭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切完成後,鴻臚寺鳴讚才唱報道:“禮成,獻表!”
有太監開始穿梭於各官員間,王公大臣將準備好的賀表,雙手恭敬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