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熱浪裹挾著,關外粗糲的風沙,拍得尼堪的臉火辣辣的疼。
己方斥候和明狗哨騎的較量,沒有討到任何便宜不說,還損失了兩百餘精銳斥候。
前期打不過尚能理解,後期明明作了調整,跟明狗采用同樣的方式,一人三馬五人同行。
可為何還是打不過,這就令尼堪很是費解了,明軍也是五人小隊互為犄角。
八旗無敵的勇士為何比‘海參軍’,還要弱不禁風了?沒錯!‘海參軍’是尼堪給明軍起的名。
尼堪完全沒想過,是不是明軍做了針對性訓練,武器也做了針對性配置。
他一直認為明狗就應該,看到他們八旗勇士衝來,就被嚇得屁滾尿流!
至於那什麼,適合騎兵使用的短火銃,則完全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
尼堪想的是,不能再進行暗處較量了,不然光死斥候都要死光去。
彆等下皇上派大軍出征,一場像樣的仗沒打過,光斥候就被打死幾千,回去非被扒掉皮不可。
尼堪將這個情況,向歸化城的濟爾哈朗作了彙報,想請命嘗試繞道進攻獨石口。
但濟爾合朗否了他的建議,稱獨石口之前走過一次,這次怕盧象升埋伏重兵。
要其嘗試進攻平遠堡,這裡屬於天成衛宣府防區,也是張家口防禦的重要隘口。
尼堪大軍調往平遠堡,剛拔營就被明軍哨騎探查到了,雙方斥候又大打出手了。
盧象升早預料到,韃子會進攻哪幾個堡,張家口那裡布有重兵,沒理由強攻張家口。
現在既已探明韃子進攻平遠堡,盧象升也下令緊急增兵,那裡他隻留下了一千精銳。
另外還有兩千餘宣府老兵,宣府的防線太長了,足有六百餘裡,需要防守的堡太多。
最北的獨石堡崇禎七年,皇太極曾走那裡,鑿穿過大明防線,盧象升放了萬餘宣府老兵。
陛下鏟除晉商走私網絡,怕韃子報複性,攻打張家口以泄私憤,但韃子應該不會如此蠢。
盧象升還一個防禦重點是平遠堡,張家口、平遠堡兩邊各放了,一千餘天雄軍精銳。
至於得勝堡、鎮川堡那是孫傳庭鎮守的地,自然不用盧象升操心。
明軍哨騎送來情報,與盧象升猜想的一樣,韃子拔營前往平遠堡了。
那盧象升也將張家口,駐守的一千天雄軍精銳,全都調往平遠堡合兵一處。
明軍有個好處是,可以在長城上行軍,韃子卻要繞行這定然會,增加他們行軍時間。
所以盧象升哪怕調兵,也會先於對麵韃子,到達防守位置。
至於火器全放在了平遠堡,最北的獨石堡打算拿命守,攻張家口概率不大且布有重兵。
盧象升經過一天行軍,總算到了平遠堡,而韃子並未發起進攻,那證明他們確實還沒到。
不過次日卯時天光剛放亮,一名親兵指著遠處地平線道:“侯爺,韃子來了!”
盧象升看著遠處巨大的黑影,笑道:“看來上次多爾袞的虧,他們還沒吃夠!”
“還妄想用楯車扛火炮,不說紅夷大炮,就憑虎蹲炮的威力,那玩意也扛不住呀!”
那親兵道:“上次多爾袞改進了楯車,在中間加了沙石,火炮較難打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