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歸化城的濟爾哈朗,壓根就不敢出去追人,他深知草原上追騎兵壓根不現實。
隻得安排十個批次的快馬,前往盛京將消息送呈給黃台吉,想由兩邊出軍共同圍剿。
但要在茫茫大草原上,找兩支幾千人的隊伍,比大海撈針容易不了多少。
隻能尋著被踏滅的,漠南各部慢慢的找過去,這才是最穩妥的方法。
但若真的慢慢找過去,黃花菜都要涼了,加上濟爾哈朗並不清楚,如今明軍戰力如何。
至於為何派十支信使去盛京,單純的就是怕路上被劫了,就算七八支被劫都不慌。
隻要能將此地的消息送回盛京,濟爾哈朗相信皇上指黃台吉),自會有安排的。
曹、盧二人還在穩步推進著,越來越多部落被滅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傳到濟爾哈朗這。
最終他還是決定由尼堪,帶支五千人的八旗鐵騎,去最後一個消息傳過來的部落。
他誓要找到曹變蛟此部,至於更遠的被盧象升踏平的部落,則是跑去了科爾沁部報信。
兩人分兩條線往北推進著,兩人商量好的戰術就是,一路往北不與科爾沁部起衝突。
即便打也得與漠北蒙古會師後,再共同進攻科爾沁部,那裡隨時會麵臨韃子的圍剿。
經過一路的‘借’戰馬,如今曹變蛟所部人皆五馬,盧象升那邊就少了很多。
當然,這也跟兩隊人數差距有關,都是一路上邊打邊‘借’。
明軍犧牲的士兵,都差不多是五百之數,即使盧象升部損兵五百,依然還有四千五百人。
真要讓盧象升‘借’到人皆五馬,非將整個漠南全部‘借’個遍,可能才夠人皆五馬。
初來的時候都是單人單騎,踏平了十幾個部落後,才有兩千人有了雙騎。
不過不用急,‘借’戰馬的行動還在繼續,接下來就要苦一苦察哈爾八旗了。
之所有消息一直未曾走漏,皆因兩部明軍把能動的戰馬,全都據為了己有。
剩下些都是跑不起來的老馬,遷徙之時用來做馱馬,因為好戰馬需要進獻給韃子的。
在夏末秋初就要給戰馬貼膘,韃子通常會在九月底,發動對大明的打擊。
但兩次慘敗讓黃台吉改變了策略,他選擇了去壓榨朝鮮,那裡比較好欺負。
明軍可沒精力來管藩屬國,而且他也在遼河平原,用抓來的漢人嘗試著種植水稻。
本來這一切要更晚一些,但崇禎的意外到來,迫使黃台吉做出了改變。
還彆說,還真被其整出來了,如今稻穗都開始灌漿了。
當然這裡的一切崇禎並不知道,他若是知道非要想辦法,破壞掉黃台吉的水稻不可。
尼堪帶走了歸化城一半的兵力,歸化城剩下了兩萬人,這裡被韃子長期占據著。
韃子將此城經營成了,進攻大明的前哨站。
此次調走全部騎兵,同樣被孫傳庭部斥候,給探查到了……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