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爾哈朗是舒爾哈齊第六子,本應地位要低於圖倫這一支,但黃台吉一直防備著他們。
屯齊點齊兵馬匆匆而去,濟爾哈朗正要回中軍大營,東邊再次傳來敗報。
尼堪不敵曹變蛟被紮了好幾槍,幸得盔甲保護並未紮透,隻是較重的皮外傷而已。
尼堪未曾逃跑隻是邊打邊撤,並派出信使請求派步兵支援,短時間就派了三批信使。
這是第一批到的,濟爾哈朗眉頭緊鎖,難道這次真要栽在此地了?
幾乎就在同時,西路軍也派來求援信使,稱其步兵快要抵擋不住了。
請濟爾哈朗速速增派援軍,濟爾哈朗在中軍營帳中來回踱步,戰事正朝失控的邊緣發展。
濟爾哈朗在考慮,這種添油戰術難道還要繼續?若隻是一條戰線打不過尚且能理解。
三條路同時打不過,僅後路軍尚未傳來不敵的消息,濟爾哈朗還期望後路軍能打贏。
再回過頭來支援其它幾路,哪曾想北路軍敗報的確未曾傳回,但也未傳回大勝的消息。
這讓濟爾哈朗甚為焦躁,他在考慮是否要走北路撤軍,明軍呈四路圍攻之勢。
真有可能是奔著圍剿而來,但又不太像儘全力的樣子,圍剿你不探明對方有多少人?
不管現在撤不撤,先派人去支援北路留條生路,才是現下的當務之急。
於是,濟爾哈朗再次下令,向北路增派兩千步兵,不求速勝隻求雙方能相持住。
此時,中軍僅剩五千餘人,經過深思下令兄長圖倫,先退回孟家窯建立列陣防禦。
他自己則親自帶四千人,前往東路會一會曹變蛟所部,他認為曹變蛟才是最可怕的。
殊不知,正是他這錯誤的決定,差點讓整個西線戰場全盤崩潰。
濟爾哈朗點齊兵馬剛出發半刻鐘,還未接近戰場便接到尼康,後續派出的求援信使。
一次更比一次急,第四批信使過來後,便再沒有信使過來了,濟爾哈朗大感不妙!
催促士兵儘快行軍,但他忘了這四千人全是步兵,再怎麼快二十幾裡路用時定然不短。
向北柵子行軍到半途,便遇到了尼堪帶著四千殘兵,從前線退了回來。
漢八旗的三千人早就戰死了,尼堪見勢頭不對下令撤退,並留下蒙滿八旗各一千斷後。
他帶著三千滿八旗撤出了戰鬥,在建奴眼裡其餘人都是炮灰,科爾沁部地位稍高一點。
尼堪留下一千滿八旗斷後,並非心疼科爾沁部的戰士,他隻是擔心蒙八旗守不住。
尼堪遇到來支援的濟爾哈朗,打馬上前在馬上行了一禮道:“鄭親王,事不可為撤吧!”
濟爾哈朗詢問道:“你們幾千人,對曹變蛟部造成的損傷如何?”
尼堪情緒低弱道:“鄭親王,請恕末將無能!曹變蛟這支明軍跟以往明軍完全不同!”
“每個士兵戰力都極強,而且他們極善戰陣之法,三人、五人配合起來天衣無縫!”
喜歡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請大家收藏:()崇禎:世界秩序大明來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