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匠人們做不出來,崇禎還親自指導他們,做了個等比例縮小的模型。
這個概念,隻需向幾個匠人大拿稍作講解,他們就能很好的理解並勾勒出草圖。
雖然,匠人們的畫圖能力,可能還沒有後世幾歲孩子畫的好,隻要能理解並做出來就行。
幾天後,正在吃飯的崇禎,被錦衣衛傳來的消息叫走了,福王府那邊匠人遞消息來了。
崇禎趕到王府之時,在其花園荷塘邊立著個,半人高的水車還有傳動軸。
崇禎看後嘖嘖稱奇,感歎道:“想不到,你們還真能做出來,這玩意能動嗎?”
匠人裡一個作頭出聲道:“大人,這個水力……鍛錘,絕對是能動的。”
“隻是太小,可能打把鋤頭都費勁。其做工的力量,可能還比不過一個小孩子揮錘。”
崇禎擺擺手笑道:“這不要緊能動就行,這要如何動起來?”
旁邊一個學徒模樣的半大孩子,提著個木桶在荷塘裡打了桶水,拎起來就往水車上倒。
隨著水流的衝刷,水車開始緩緩轉了起來,帶動著木製齒輪也轉了起來。
水的動能通過幾級傳遞,變成了往複的機械能,看著那個小錘頭敲的基座梆梆響。
崇禎大聲讚歎道:“好,很好!果然有點技術在身,這是你們哪些人完成的?”
一行十多人站了出來,有木匠有鐵匠還有雜役,崇禎欣然一笑道:“王伴伴,看賞!”
像這種未說明賞賜多少的,王承恩一般默認賞十兩銀子,皇爺也從未怪罪過他。
一眾匠人,接過銀子都欣喜不已,千恩萬謝的同時表示:自己定會好好做工,絕不偷懶!
崇禎指著那個半大孩子道:“再提幾捅水再衝幾次看看,還得找找是否有做錯的。”
拿了銀子的學徒,顯然此刻的心情很不錯,提著水桶一桶接一桶的淋水。
隨著水車越轉越快,齒輪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這就是做的個簡易版水力鍛錘。
連齒輪都是木頭做的,本就是個驗證型產物,隨著速度越來越快,‘砰’的一聲齒輪斷了。
這種機械的力是很大的,鐵木做齒輪可能還能堅持久些,普通木材能轉起來就很強了。
一眾匠人,麵麵相覷的看著斷裂的齒輪,又看看手中的銀子臉唰一紅了。
剛吹牛批說絕對能動,沒錯動倒是動起來了,可這也沒動幾下就斷了。
他們頓時尷尬不已,猶豫看著握在手中的銀子,正欲將其遞回給王承恩。
崇禎擺手道:“不必,你們能手搓出齒輪,技術已經很了不起了。”
“雖然斷了,但並不妨礙改進,從這裡看木材做齒輪必然不行,哪怕有油脂潤滑也不行。”
“那就用失蠟法,做個鋼質的出來,炒鋼法你們有人會嗎?需掌握炒多久能成鋼才可以。”
在這個時期炒鋼法是最常用,且最容易掌握之法,會的人是個鐵匠大多都會。
隻是,鋼這個東西鍛造難度大,不是做鋤頭、菜刀等特定物件,很少有會大規模炒鋼。
量小勉強靠人力能錘出來,量大的話人力很難錘出來,因為人無法避免是要休息的。
鋼這個材質,又是出了名的硬人力錘的累,這便是為啥非要搞水力鍛錘的原因。
福王府之內地盤是夠大的,甚至還有獨立的護城河與城牆,相當於洛陽的城內之城。
在崇禎授意下,工匠們很快在王府南牆內,搭建了獨立的大型鑄造坊。
朝廷持續性的投入,還是有較為可觀成效的,這幾年農民起義再未發生。
流民不見得吃多好,至少能保證餓不死,還有些失去家人的重組了家庭。
洛陽府也為他們,頒發了臨時身份牌,隻不過上麵標注的還是流民。
為獲得官府認可的新民,就要一直納入徭役體係,當然這個身份也有些許好處。
無需納稅朝廷有救濟,這放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從早些年戶部出台新政後。
流民參加起義的越來越少,有些參加起義軍的也都跑了,他們寧可回來重新成為流民。
這不,幾十萬流民中刨除年老不能動者,還有婦女和半大孩子不參加徭役。
有近三十萬流民參與挖運河,這是一套泄洪加灌溉的體係,不是挖條直直的河就行的。
還有各種支流,而王府這處鑄造坊,從首個爐子立起來之時,就開始做鋤頭等活計。
明朝的科技是很發達的,在方以智的《物理小識》中就提到,懂煉焦炭者甚多。
這也省去了崇禎開爐煉焦的麻煩,焦炭在洛陽的倉庫就有,隻不過存量並不太多。
今後,焦炭的用量會直線攀升,而孟津渡對岸的晉城,就有開發煤礦跟煉焦的作坊。
在崇禎出宮來此之前,戶部的調令就提前發出了,通過孟津渡運來的焦炭越來越多。
而截留湖廣北上的生鐵塊,崇禎也發了旨意送回京師,不過戶部暫時還未收到而已。
源源不斷的鋤頭、扁擔、竹筐,正持續的送到王莊灘,黃守才負責運河走勢的測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常克念被調去管理物資分發,工具用壞了需維修等,都找常克念報備。
這也是崇禎考驗他的工作能力,雖然他有進士的名頭,若是隻有忠義無實乾之能。
也不會將他放在重要崗位,在崇禎眼裡能乾活的才是好官,就算小貪點那也無傷大雅。
三十幾萬人的行動,自然少不了戶部的幫忙,有人問皇帝不能直接下旨嗎?
能下旨,但問題是糧食這種東西,未經戶部同意皇帝想調動,除非有很緊急的情況。
還隻能調很少的部分,三十幾萬人高強度工作,每日消耗的糧食可不是賑災能比的。
以前,每人每天一斤二兩的糧食,僅能保持正常活命狀態。
一旦開始參與體力勞動,每日所需糧食就得翻倍,還要有油和鹽的補充。
這都需要戶部參與,短期內崇禎能調動洛陽府的存糧,時間長了就需截留北上的稅糧。
好在,洛陽府的儲備糧暫時能支撐,每月消耗四萬石精米,采用輪班製能降到三萬石。
畢竟,不能把人流民真當牛馬用,挖土方屬於重體力活,挖半月休息半月才合理。
同時,能最大限度的保護流民,他們在洛陽城外的荒地,開墾了不少荒地種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