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崇禎忙碌間悄然溜走,很快到了六月中旬。
自從進入六月以來,京師天氣愈發的燥熱起來,崇禎身處東暖閣內,哪怕有冰塊降溫。
依然很難靜下心來,這會崇禎正蹲在冰塊前,親自拿著把小扇,往自己臉上扇風。
新稅政在北方麥收前,湖廣第一季水稻前,己將聖旨發往了各縣。
基層官員中,有相當一部分官員,是能作為且願作為的,正如杞縣知縣羅繡錦。
收到聖旨後,他便已經預料到了,這旨聖諭下的艱難,但他依舊迎難而上。
杞縣地處河南開封府,去年冬季之時,崇禎曾對河南各地,下旨開挖大型水庫。
羅繡錦親自視察麥田,向身旁劉理順問道:“今年恰逢大旱,不知本縣收成會如何?”
劉理順朝北拱手道:“全賴陛下聖明!加之知縣大人慧眼如炬,本縣水庫挖的足夠多。”
“今年入夏以來,雖乾旱不斷加劇,但春雨之時囤積了,足夠多的雨水可用於灌溉。”
“本縣今年小麥,不僅不會絕收,還因灌漿期持續高溫,小麥產量可能會更高!”
劉理順是鄉紳,也身兼杞縣教諭,這會羅繡錦正視察的,正是他家的田產。
他本是舉人出身,但皇上的一封聖旨下來,劉理順頓時如遭雷擊!
皆因他家良田近千畝,他第一時間想的並非對抗,而是找到知縣羅繡錦商議。
兩人商議一番,都察覺出這封聖旨裡,並非僅僅針對征稅,而是更深的土地問題。
陛下此舉,就是要逼迫仕紳集團,將手裡囤積的土地,儘快處理掉。
劉理順看出了此點,在短短半個月內,將家中半數田產,低價售賣給了官府。
羅繡錦用庫銀,將其土地收購後,向遠在京師的崇禎,上了份私人名義的奏本。
劉理順家中田產,正好卡在五百畝以下,每畝地需繳五分銀,還勉強有得賺但不多。
羅繡錦知縣,也於縣城四門張貼告示,並請人整日宣讀,傳達皇上聖意。
中小型地主士紳,就是那種家中五百畝以下的,雖然心有不甘但也無奈!
若要賣掉手中土地,定是不想走這條路的,隻能頂著四、五分稅銀,硬扛住先看看情況!
至於那些,二十畝田產以下者,對他們來說並無任何損失,還能暗中看出好戲。
羅繡錦整日遊說於,縣城各地士紳家中,期望他們將田產賣出,並重申了其中利害!
守舊派不為所動,表示家中有人在朝中任官,這種荒唐的聖旨,他們不會遵守。
羅繡錦也不惱火,出門後冷笑出聲,暗想:一幫蠢貨!真以為還有變動?
就憑聖旨上,那八個醒目的大字,有誰敢與之爭鋒?你們這些死硬派等死吧!
到期膽敢抗稅不繳者,可彆怪本縣不講情麵,哼!
受小冰河影響,河南的麥子收成之日,都往後推遲了幾日,好在現在都能正式收割了。
很快,羅繡錦帶著差役,開始逐家上門征稅,對於那些死硬份子。
也不跟他們廢話,你既然賴著不繳稅銀,直接砸開其糧倉,搬上足夠的糧食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