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卯時初刻。
崇禎十六年的正旦大朝會,又一次定在承天門舉行,京師百姓、富商、官員皆需參加。
隻是,此次大朝與往年稍有不同,袞布等一眾台吉,也赫然在大臣之列。
僅有袞布,身著麒麟補子官袍。其他人等,還是穿著自己的羊皮襖子。
禮部尚書林欲楫,手捧詔書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今日適逢正旦,朕設祭祖宗之後,將率文武百官,大祭於大明英烈碑前。”
“凡為大明犧牲之將士,其功績與山河同在,其英與日月相交。”
“然,今建奴殘喘國恥未雪。朕決意於今歲麥收後,儘起王師北伐滅虜!”
“此戰,必犁庭掃穴,永絕邊患。望天下臣民同心,告慰英靈,共築太平盛世。”
“布告天下,鹹使聞知。大明崇禎十六年,正月初一詔!”
詔書宣讀完畢,眾百姓與官員,拜倒後高呼:“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崇禎站站起身,張開雙臂高呼道:“大明萬歲、大明英烈萬萬歲!”
百姓也跟著崇禎高喊,袞布汗有模有樣的喊完,用細若蚊蠅般的聲音道:“看了嗎?”
“這便是,皇帝陛下的不凡之處,他的一舉一動都能調動百姓,都甘願為其效死!”
跟隨袞布同來的,孟和吉日嘎拉台吉,壓低聲音道:“太可怕了,原來的我是多無知!”
經被允許的大臣,在鼓樂、鞭炮聲中,隨崇禎來到端門東北側,太廟進行祭祀。
鴻臚寺卿韓銓,負責引導官員有序進場,太常寺寺卿負責主持。
袞布因是正三品官員,是需要一起祭拜太廟的,他也不懂這些禮儀。
一切都按照韓銓的引導來,讓他跪他便跪下叩首,韓銓還貼心的準備了翻譯。
祭祀物品擺好,太常寺寺卿遞來一柱香,崇禎接過跪倒後行四跪三叩大禮。
抬起頭,目光再次落在朱祁鎮靈位上,眼神之中怒意含而不發。
因其他人皆在崇禎身後,並未看到崇禎神色,瞟了一眼之後崇禎心裡道了聲‘得罪’!
將香插進香爐,再次跪倒在地,太常寺寺卿再度,遞過來一份明黃絹帛祭文。
崇禎接過後低頭念道:“大明崇禎十六年正月初一,嗣皇帝朱由檢,謹告列祖列宗:”
“大明近年天災不斷,加之遼東未複。前線將士多有殞身,每思英魂痛徹心腑!”
“今率群臣,恭行大祭。伏祈皇天垂憐,列祖庇佑,賜今歲之風調雨順。”
“百姓能五穀豐登,此乃安民之本,亦為北伐之資。”
“待今歲麥熟糧足,必舉王師掃儘建奴,複華夏之山河!雪百年之恥,安九州之魂!”
“謹以赤誠,告慰太廟。伏惟尚饗!”念完後,將之交給王承恩。
後者恭敬的躬身接過,隨著主祭官一聲“燔燎——”,王承恩將火把伸入鼎內。
絹帛被燃後,化成縷縷青煙,消散在太廟的廣場上,到此祭祀太廟結束。
隨後,崇禎起身之際,再度瞟了眼朱祁鎮靈位,內心的想法不敢為外人道。
崇禎起身後,沿著龍道直直出了承天門,眾臣跟隨在左右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