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見一眾將軍,都用極為疑惑的眼神,看著自己這幾人。
士兵匆忙解釋道:“皇上,剛才放的碗是空的,這才一個多時辰,便有一層水了。”
崇禎笑著解釋道:“此次出片,你們得不到後勤,隻能采取速戰速決。”
“一應物資也隻能隨軍攜帶,又不可能全部帶水,因此朕才想了這麼個法子。”
“量雖不多,但關鍵時刻能救命!在沙漠裡一整晚,差不多能蓄滿大半碗水。”
“至於原理嘛,可以理解為飄在空中的,一種看不見的水氣,會凝結到金屬表麵。”
一位遊擊舉手道:“皇上,是不是跟濃霧天,會打濕甲胄一個道理?”
崇禎笑著點頭道:“嗯!差不多是這個原理,但隻能以備不時之需,沙漠中水氣極少!”
“原理無需搞懂,將此法牢記於心即可。好啦,時候不早了,都早點去休息吧!”
崇禎這些日子,幾乎每天都往宮外跑,還抽空去了趟天津港,那艘巨艦還停在港口中。
天津港海邊,戶部已在此搭建了不少營房,這裡便是海軍駐地,隻是遼東軍還在協調。
而魏藻德一行人這邊,在酒泉城準備了大量,燒開過的飲用水,這些都是崇禎教過的。
任忠明一直謹記於心,皇上讓他這麼做準沒錯,輿圖上也標注著還有一千六百裡。
正常速度算下來,可能還需要近十餘日。而且,輿圖上標注的河流也寥寥無幾。
經過近十餘日,頂風灌雪的艱難趕路,一行人總算到達了哈密城。
提交了出使文書,哈密城允許一行人出使,這裡僅是與大明接壤的地方。
因此還需要接著趕路,葉爾羌汗國都城可不在這,都城是葉爾羌城莎車縣)。
離哈密城還有近三千五百餘裡,眾人趕到塔裡木河下遊,順著河流往前趕路。
過了哈密城後,暴烈的西北風裹挾著沙礫,砸在人臉上更疼了。
走到塔裡木河上遊,轉道沿著葉爾羌河,休息了一夜又繼續趕路了。
隊伍不時便要停下來喝水,喝完水騎馬趕路一兩個時辰,嘴唇又會乾裂起皮。
因此,嚴重的拖慢了行進速度,正常情況下,一天可行進兩百餘裡,二十多日便能到。
然而路途極為坎坷,從哈密出發已過去月餘時間,才堪堪趕到葉爾羌城。
收到國書的葉爾羌汗國,朝堂上下人人都大為震撼!這是走了多遠來的呀?
葉爾羌國王,阿卜都拉哈汗吩咐,大臣安排使團休息,還奉上了豐盛的晚餐。
次日,阿卜都拉哈升朝,想問問明廷不遠萬裡出使,葉爾羌汗國的目的。
魏藻德雖神情傲慢,但禮節什麼還算做到位了,隻是並未下跪叩首。
這引得葉爾羌汗國,一眾大臣表現了強烈的不滿,阿卜都拉哈阻止哄鬨的百官。
詢問道:“明使,不遠萬裡來此,有何貴乾呀!”因語言不通,阿卜都拉哈準備了翻譯。
魏藻德內心是想活命的,因此出言道:“汗王,大明皇帝陛下,派外臣出使葉爾羌國。”
“是想與汗王您商談,關於大明哈密衛歸屬問題,哈密自古便是大明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