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拿到了鄉試資格,何明風鬆了口氣。
這樣且等著明年秋闈去慶州府參加考試就好了。
不過這期間的月考還是需要認真對待。
科考之後,就輪到了縣學的沐休日。
沐休日前的最後一節課下課。
眾生員紛紛開始收拾東西,打算回家。
縣學的眾生員還不知道,有一封命令已從京城下發到了武縣縣衙。
而且是事關他們命運和前程的命令。
……
這個時候,縣衙裡,崔教諭和裴知縣看著朝廷新頒下來的文書。
一陣激動。
崔教諭眼中火熱,用手掌撫摸著朝廷新頒的《貢生推舉章程》。
指尖在“武縣準予歲貢“的朱批上摩挲了三遍。
“裴大人,這是我縣百年頭來,第一次有貢生名額……”
崔教諭的感慨隻發出了一半,緊接著他眉頭又深深地皺起。
“這該如何推舉才好?”
之前隻聽說人口眾多和人才輩出的大縣才有過貢生名額。
他們武縣人口既不多,教育搞得也不咋樣。
所以不光是從大盛朝開始,哪怕從前朝算起,也從未有過貢生名額。
這可是能去順天府國子監念書的名額啊!
想想就讓人激動不已。
“可惜隻有一個……”
崔教諭喃喃自語了一下,立刻又閉上嘴了。
嗨,他貪心了。
這可是從全大盛朝範圍內選拔歲貢。
他們能分到一個名額已是萬幸了。
切不可不知足。
裴知縣接過來這份《貢生推舉章程》,仔仔細細看過了上麵的每一個字。
然後目光停留在“德行文才兼備”六個字上。
“新帝登基,應該是想廣納人才。”
裴知縣喃喃道:“既然朝廷要求德行文才兼備,秉公起見,不如貼出告示。”
“凡縣學生員均可報名。”
說著,裴知縣抬頭望向崔教諭:“但須分三重考校:頭一場考策論,二場驗德行,三場查戶籍。”
“尤其要防富家子弟花錢鑽營。”
崔教諭連連點頭:“裴大人英明。”
崔教諭然後又補充道:“是否該讓各裡甲長具結擔保?若有德行有虧者,連保人一同治罪。”
“大善。”
裴知縣撫掌:“這事兒就這麼辦。”
等沐休日過後,縣學的眾生員重新回到了縣學裡。
就看到了門口處張貼著的一張大紙。
何明風也跟在人群之後,踮起腳好奇地往裡看去。
這是貼的什麼呢?
劉年擠在最前麵,瞪大眼睛一目十行看完了這張告示上的全部內容。
頓時又驚又喜。
忍不住大聲喊道:“朝廷要從縣學生員裡選拔一名貢生!去國子監念書!”
“什麼?!”
後麵的生員聽到了,也激動起來。
紛紛往前擠去:“給我看看,我還沒看到!”
“我也要看!”
“哎哎哎,你們彆擠啊!”
“都彆擠,都彆擠!”
人群裡麵的學子立刻出聲大喊道。
旁邊站崗的衙役立刻上前來維持秩序。
“都彆擠,排成三隊,三個三個上前來看!”
一個衙役大聲喊道。
眾人不得已,隻能壓下激動的心情。
連忙排成三列長隊。
三個三個前去看這封縣衙貼出來的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