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風頓時有些哭笑不得:“二伯,你彆在這裡添亂了。”
關愛牲口這算啥優點啊?
他那個時候明明就是《孝經》背的還沒有那麼熟。
又怕打擾到家中眾人,所以跑到牲口棚那邊去背書了而已啊……
這都能讓何有糧給他扯成這樣。
“怎麼不對了?我覺得二叔說的有道理。”
大嫂鄭氏笑著開口:“小五一沐休回家,在家裡從不閒著。”
“大事小事都幫著家裡忙活,一點讀書人的架子都沒有哩!”
“是啊。”
二嫂趙氏也跟著說道:“我和二郎的婚事還多虧了小五呢!”
眾人七嘴八舌地說了起來。
非讓何明風一一寫到紙上去。
寫完之後,何明風看著寫得密密麻麻的草紙,擦了擦額頭:“各位鄉親,這德行人品書是要呈給國子監的,得按規矩來……”
話沒說完就被打斷。
張來福的爹張老爺子拄著拐棍站起來:“規矩是死的,人心是活的!”
“明風對騾子都這麼好,對人能差得了?”
張來福跟著他爹一起收到:“就是!把‘關愛牲口’寫上,讓縣城的老爺們知道,咱莊戶人的德行,連畜生都沾光!”
何明風看著滿祠堂鄉親們期待的眼神,哭笑不得地把眾人所說的條目都寫了上去。
然後現場所有人都按手印畫了押。
最後,作為一村裡正,林裡正也跟著按了手印畫了押。
以一村之長的身份保證這封保書裡麵的內容都是真實的。
這事兒才算完。
何明風小心翼翼地把封保書疊起來收好。
打算在家中住一晚,第二日再回縣裡。
“明風啊,”
林裡正拍著他的肩膀,煙袋鍋的火星在暮色中明明滅滅。
“咱莊戶人不會說漂亮話,但這些事都是咱親眼見的。”
“你就把這冊子交給縣裡的老爺,就說石塘村的子孫,走到哪兒都帶著一股子實在。”
何明風摸著紙頁上已經乾掉的字跡,看著眾人期待的神色,心中慕然生出一股暖流來。
原來在鄉親們眼裡,那些被他視作尋常的小事,早已織成了一張溫暖的網,托著他向更高的地方飛去。
何明風鄭重地將保書冊子收進包袱。
他知道,這疊帶著汗味和煙火氣的紙張,或許在縣城裡的官差眼中顯得粗陋。
但每一個字、每一個指印,都是石塘村二十來個家庭最樸素的驕傲。
他們用最笨拙的方式,向世人宣告:這個從田間地頭走出來的少年,他的德行,早已在土地裡埋下了最深的根。
當天,張文遠也在行動。
雖然是沐休休息了,但是張文遠早已打聽好了縣學中住在縣城裡的同窗家住處。
還有未曾回家,住在號舍裡麵的那些人。
張文遠的爹給他準備了一大筆銀錢。
“文遠,你記住。”
“這世上就沒有什麼是銀錢辦不到的。”
張文遠的爹目光灼灼:“這次,爹給你準備了一大筆銀子!”
“一定要把你們縣學裡麵能拉攏的人全都拉攏到咱們這邊以來。”
“而且保書爹也找人都寫好了。”
“務必要把那臭小子拉下馬來!”
張文遠點點頭。
握著這麼一筆錢,他心裡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