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正陽門和崇文門之外。
其他的門也各具特色。
例如宣武門,即是所謂的武備與刑殺之門。
位於京城西南方,與崇文門東西對稱,取“左文右武”之意,駐有衛所士兵。
明清時處決犯人經此門赴菜市口刑場,門洞刻“後悔遲”三字,午間鳴炮警示。
正東方位是朝陽門,也是古時候的糧運之門。
南方漕糧經通惠河運至東便門,再經朝陽門送入城內糧倉。
城門洞石基刻穀穗圖案,稱“朝陽穀穗”,逢荒年開倉賑災時此門最繁忙。
正西方向是阜成門,從西邊來的煤炭就是走這個門進京。
供官民冬季取暖,門外有鑄鐘廠、染坊,門內近西四商業區,煙火氣濃厚。
東北方則是東直門,在古代經常被運來運送木材,南方鬆木、北方檀木經京杭大運河抵通州,再經東直門運至皇家營造廠。
西北方向是與之相對的西直門,皇家專用水從西郊玉泉山經此門運入,車上覆蓋黃布,稱“禦水”。
通往張家口、蒙古的商道,茶馬互市貨物經此出入。
征北偏西是德勝門,是謂出兵之門。
明清時大軍出征必走德勝門,取“以德勝敵”之意,戚繼光曾在此門演練火器。
門內駐有禁軍,藏火藥、甲胄,門外有校場。
征北偏東則是安定門,為收兵之門。
出征歸來走安定門,取“安定天下”之意,若戰敗則不得從此門入需繞其他門)。
民間糞車經此門運往郊外農田,因”安定”的“定”與“腚”諧音,因此古代百姓戲稱此門為“糞門”。
午時日頭正烈,排隊的人熙熙攘攘。
拉貨馬騾等牲畜有些躁動不安。
可偏偏排隊一時之間不見速度加快,眾人都等的有些心浮氣躁。
崇文門高大的門洞投下濃重的陰影,城門外車馬人流彙聚,喧囂鼎沸,塵土在熱浪中蒸騰。
站在崇文門外,想到前世所看過的這些有趣的資料。
目光沉靜地觀察著這座帝國心臟的入口,何明風心中不由感慨萬千。
今日便先從這崇文門過,之後有時間再遠遠地去看看其他門吧。
排隊了約莫一個時辰,何明風一行人都已經口乾舌燥了,終於快到他們了。
就在這個時候,前方傳來一陣爭執聲。
聲音透露著一絲異域腔調。
“你,不長眼滴!撞到我了!”
“賠禮!道歉!”
這聲音雖然是大盛朝的官話,但是有些磕磕絆絆的。
何明風和鄭榭本來在一旁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聽到這個奇怪的聲音,頓時不約而同地朝前看去。
隻見隊伍前方,有兩個穿著明顯嶄新衣裳的青年,而且衣著異常華麗。
其中一個人正側身看著一個旁邊的中年男人,滿麵怒容。
鄭榭觀察了一下,然後在何明風耳旁悄聲說道:“那中年男子似乎也是個商隊的頭領。”
何明風順著看去,隻見中年男人身後確實是一個載滿貨物的商隊。
看來確實是跟張猛一樣,是個商隊的頭兒。
鄭榭摸摸下巴,有些疑惑地瞄了一眼那盛氣淩人的年輕男人:“那個年輕人,莫不是南方來的人?”
“這口音,聽著奇奇怪怪的。”
何明風先是下意識地點點頭。
然後驀然抬頭,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之色。
不對……這個口音……
聽著可不像是南方少數民族的口音……
怎麼有一股大佐味兒??
臥槽?
這該不會是小日子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