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間內的氣氛,在劉元豐坦誠了家族內部的暗湧後,顯得有些凝重。
高泰寧為了活躍氣氛,又招呼大家吃菜,親自給鄭彥夾了一塊肥美的蔥燒海參。
“鄭小兄弟,彆光記啊,快嘗嘗這個!”
“醉仙居的看家本事!”
鄭彥聞言,也很配合地趕緊把海參塞進嘴裡。
瞬間被那濃鬱的蔥香和軟糯彈牙的口感征服,含糊不清地讚道:“好吃!”
“蔥油煸得透,海參發得也好,火候絕了!”
說完又趕緊記下幾筆。
鄭彥一連吃了幾塊蔥燒海參之後,咂摸咂摸嘴,筷子立刻向著桌子上幾碟精致的醬菜小食伸過去。
鄭彥夾起一塊脆生生的醬黃瓜,一邊吃一邊搖頭晃腦。
“蔥燒海參雖說好吃,吃多了總有些膩。”
“順著吃口這醬菜,感覺舒服多了。”
鄭彥一邊品味,一邊隨口道:“這醬菜倒也彆致,鹹甜適口,是醉仙居自己做的?”
高泰寧一聽,立刻來了精神,帶著幾分與有榮焉的得意.
接口道:“鄭小公子好眼光!不過啊,這可不是醉仙居的手藝,這是我家醬園泰和隆的招牌貨!”
“醉仙居用的就是我家供的醬料和醬菜。”
高泰寧挺了挺胸膛,介紹起家業,“我們家在京城開醬園有百來年了,京郊通州那邊有幾百畝地,專種做醬的好材料。”
“黃豆、小麥、芝麻、各式瓜菜。”
“從選種、耕種、收割到發酵製醬,都有一套祖傳的老方子,講究得很!”
“宮裡禦膳房用的好些醬料,也是我家特供的呢!”
何明風和鄭榭聞言一怔。
“泰和隆醬園?京郊自有田地?專供醬料?”
何明風咀嚼著這幾個詞,原本微蹙的眉頭驟然舒展。
他猛地放下筷子,身體微微前傾,目光灼灼地看向高泰寧,語氣帶著難以抑製的興奮和期待。
“泰寧兄!你說你家在京郊有地?還精通種菜、製醬?”
高泰寧被何明風這突如其來的熱切目光看得一愣,下意識點頭:“對啊!通州莊子,地肥水好,伺候莊稼的老把式都是幾代人了!”
“製醬更是我家根本,從選料到發酵,十八道工序一道不少!明風兄,你這是……?”
何明風深吸一口氣,強壓住心中的激動:“泰寧兄,實不相瞞。”
“我與鄭兄正在籌備的五味樓,其立身之本,便是以紅珊瑚果為靈魂的辣味菜肴。”
“此物辛辣開胃,獨具風味,在京城尚屬新鮮。”
“然其最大困境,便是原料!”
說著何明風給了鄭榭一個眼神,鄭榭立刻會意,也跟著闡述痛點。
“此物是番邦作物,我大哥跑船帶回來的。”
“現在已經在武縣的一些村子鋪開種植了,隻不過若從武縣千裡水運鮮果,損耗巨大,成本高昂。”
“乾貨雖說可以從武縣運送過來,可是做菜若是隻用乾貨,則缺少了不少風味。”
鄭榭話音剛落,何明風又重新接上話:“且五味樓欲打出名號,必少不了秘製辣醬。”
“這便需要穩定、足量、新鮮的原料供應,在京城本地種植,是唯一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