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聲音清朗平靜,不高不低,卻如同在寂靜的湖麵投下一顆石子。
刷!
幾乎所有的目光瞬間聚焦過來。
正在排隊報名的高煥、王譽、周博文、鄭承軒都驚訝地望了過來。
李主事和王員外郎更是猛地抬起頭,眼中充滿了難以置信的愕然,仿佛懷疑自己聽錯了。
“何……何明風?”
李主事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名字,確認道:“你……你說你要去哪部?”
“工部,學生誌願在工部曆事。”
何明風重複道,語氣沒有絲毫猶豫。
“何明風!”
鄭承軒正在刑部那邊排隊,他忍不住低呼出聲,快步走過來,扯了何明風的袖子,壓低聲音急道:“你去工部做什麼?又苦又累又不討好!”
“你看看,都沒人選!跟我去刑部不好嗎?或者去戶部也行啊!”
何明風之前因為辯論一事在國子監內出了把風頭,按理說哪個部也去得。
他實在不理解好友的選擇。
高煥也皺起眉頭,雖未說話,眼神中也充滿不解。
王譽心裡嗤笑一聲,小聲嘀咕:“嘖,真是傻大膽,放著熱灶不燒,偏去抱冷灶。”
何明風拍拍鄭承軒的手臂,他轉向一臉錯愕又隱含驚喜的李主事和王員外郎,坦然解釋道。
“二位大人,學生以為,六部各司其職,皆為朝廷運轉、生民福祉所係。”
“吏部擇賢選能,戶部理財安民,兵部守土衛疆,刑部明正典刑,禮部教化邦交,其重其要,人所共知。”
何明風話鋒一轉,目光清澈而堅定。
“然而,工部所掌控著築城郭衛黎庶,通溝渠利灌溉,修道路便行旅,造器物利百工各種事情。”
“一磚一瓦,一橋一船,皆關乎國計民生之根基,確實是富國強兵之實基。”
說著,何明風回想起自己進京的路途,沉聲道:“學生進京途中,親見洪水襲來,道路泥濘阻隔商旅,河渠淤塞淹沒田疇。”
“工部事務之艱,更顯其不可或缺!”
李主事和王員外郎在何明風的話語中,不知不覺慢慢挺起了胸膛。
其他學子聽著何明風的話,也漸漸地沉思起來。
何明風頓了頓,聲音帶著一種沉靜的力量:“學生不才,於格物致用之道略有興趣,也深知實務之重。”
“此番曆事,學生非為官位虛名,但求知行合一,增廣見聞。工部事務雖繁,卻最貼近大地民生;工部之難,恰是錘煉真才實學的熔爐。”
“學生願往工部,從最實處學起,儘一份綿薄之力。”
這一番話,如同清泉流淌,沒有豪言壯語,卻字字句句落在實處。
李主事和王員外郎眼中的愕然瞬間被巨大的驚喜和感動所取代!
他們看著眼前這個清瘦卻目光堅定的年輕人,仿佛看到了久旱後的甘霖。
“好!好!好一個‘富國利民之根基’!好一個‘錘煉真才實學的熔爐’!”
李主事激動得連聲叫好,霍然起身,一把握住何明風的手:“齊尚書若知有你這樣的監生誌願前來,必感欣慰!”
王員外郎也撫掌大笑:“好!好見識!好誌氣!我工部,就需要你這樣的實乾之才!”
周圍一片寂靜。
鄭承軒看著好友堅定的眼神,明白了他的心意,雖仍覺可惜,但也不再勸阻,隻是用力拍了拍何明風的肩膀。
高煥眼中的不解化作了深思,似乎重新審視著這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