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除夕,天家團聚,共慶新歲,乃祖宗福澤,社稷之幸。”
太皇太後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
“願我大盛江山永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太皇太後舉起金杯:“諸位,共飲此杯,同賀新春!”
太皇太後一開口,定鼎乾坤。
懷王眼神一暗。
他又不傻,自然能聽出來太皇太後話語中的含義——除夕家宴,應以和為貴,莫談紛爭。
懷王滿腹的牢騷和不甘,在這位輩分更高,威望更重的嫡母麵前,被硬生生地壓了回去。
懷王臉色變了又變,最終隻能和其他人一樣,有些僵硬地舉起了眼前的酒杯。
將滿腹的怨氣連同杯中酒一起狠狠咽下:“太皇太後千歲!陛下萬歲!共賀新春!”
廖太後難得的這次沒有整出來什麼幺蛾子,而是收斂了所有心思,低眉順眼地坐在一側,表現得端莊得體。
皇宮的宮宴刀光劍影,而在另一邊,何明風和鄭榭住的小院裡,這會兒正熱鬨極了。
五味樓早早歇業,掛上了喜慶的紅燈籠。
鄭榭、鄭彥、何明風、何四郎四人圍坐在暖意融融的堂屋裡。
桌上擺滿了鄭榭親自下廚烹製的佳肴,雖無宮廷禦宴的精致,卻充滿了家的溫暖和市井的煙火氣。
一大盆熱氣騰騰的酸菜白肉燉粉條,湯汁濃鬱。
一條紅燒鯉魚,象征著年年有餘。
一碟油亮誘人的臘味合蒸,一盤翠綠爽口的蒜蓉時蔬。
還有鄭榭拿手的幾樣精致小炒。
當然,少不了何四郎從老家帶來的、鄭榭精心改良過的幾樣特色的辣味小菜。
“來,都舉杯!”
鄭榭滿麵紅光,作為大家長率先舉起酒杯:“這半年,五味樓生意興隆,多虧了大家夥兒!”
“明風國子監念書念的好不說,還見到了皇上,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兒!”
說著,鄭榭看了一眼何四郎和鄭彥,欣慰道:“四郎踏實肯乾,是個好幫手。小三兒也越發穩重了!”
說著,鄭榭麵上浮現出一絲笑容,更是提高了聲音:“最重要的是,咱們都平平安安,這比什麼都強!”
“新年新氣象,願來年咱們五味樓紅紅火火,明風學業科考順利,大家都順順當當!乾了!”
“乾了!”
眾人齊聲應和,酒杯相碰,發出清脆的響聲。
何明風數月在工部的辛勞似乎一下子都被這杯暖酒驅散了。
這可是個讓人難忘的新春。
不在老家中,沒有家中長輩,隻有他們四個年輕人。
何四郎和鄭彥也是覺得新奇極了。
何四郎跟著鄭鬆送完東西之後,因為《玉撰錄》的發刊把他留下幫忙了,他便托鄭鬆帶回去一封書信,一直留在京城待到現在。
席間,鄭榭不停地給大家夾菜,尤其把最大的魚肚子肉夾給了何明風。
“明風,你這段時間實在是辛苦了,多吃點!”
鄭彥幾杯低度酒下肚,便開始繪聲繪色地講著他在外麵探店遇到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何明風也放鬆下來,分享了一些工部見聞中不涉機密的趣事,比如匠頭李鐵牛如何嗓門大,張伯如何從嫌棄到偷偷幫忙,聽得大家津津有味。
何四郎也跟著講起來他知道的奇聞異事。
“聽說東城王員外家過年,請了個變戲法的班子,能從袖子裡掏出活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