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第二場的考試總算結束了。
何明風趕緊來到貢院內部臨時搭起的簡陋棚屋區休息。
棚子低矮擁擠,擠滿了和他一樣形容枯槁、麵色發青的考生。
何明風找了個角落,剛癱坐下來想喘口氣,就聽見旁邊幾個考生小聲嘀咕。
“嘶……你們聞到了沒?這棚子裡……怎麼有一股子怪味?”
“是啊,像是……呃,五穀輪回之所的味道……”
“邪門了!這裡明明離屎號挺遠的啊!”
眾人抽動著鼻子,狐疑地四處張望,試圖找出異味源。
角落裡的何明風,不動聲色地往陰影裡縮了縮,恨不得把自己隱形。
要命,這是在臭號待了三天,把自己醃入味了嗎?
何明風趕緊重新點起一根艾草棒,放在自己身邊。
眼觀鼻,鼻觀心,假裝入定。
不過還好,畢竟大家都累了,也沒有人再怎麼追究有味道這事兒。
眾人很快都休息了。
很快,就到了領取第三場號牌的時候了。
何明風深吸一口氣,暗自祈禱著。
千萬彆再出什麼幺蛾子了!
估計是第二場攢夠了人品,何明風終於時來運轉了。
他拿到的是一個“宇字區”上風上水、遠離是非之地的黃金號舍!
空氣清新,光線充足,空間似乎都寬敞了幾分。
何明風踏入新號舍的那一刻,感動得幾乎落淚:“文曲星在上,學生以後定當多給您上供!”
第三場,主考經史時務策論,聚焦現實問題。
分為五道道題。
第一道是農桑水利策。
第二道是吏治民生策。
第三道是邊防武備策。
第四道是科舉取士策。
最後一道,則是禮製教化策。
何明風先是把題目從頭到尾通讀了一遍,心中感慨不已。
這幾道策問已經把方方麵麵的內容都大體覆蓋了。
可以說是很全麵了。
想到這裡,何明風頓覺萬幸!
還好不是第三天寫策問的時候抽到臭號!
那可就倒了大黴了!
何明風先是看向第一題。
題引:“大盛立國百五十載,江南水患三歲一至,北地旱魃五歲一臨。”
“今歲淮水潰堤,田廬萬頃為魚鱉,流民奔蘇杭如蟻附。”
“上命戶部賑之,然倉廩漸虛,漕運弗濟。”
然後是接下來的三個問題。
其一問:何以兼顧“治河”與“救民”?試舉漢唐治河三策,論其得失。
其二問:流民之安,僅賴官賑非長久計。請以“以工代賑”為要,陳其方需含役數、糧錢分、後安)。
其三問:江南桑蠶饒,北地棉麻盛,何以通有無、平物價?商賈當何任?
何明風深吸一口氣,思路飛快運轉著。
“漢唐治河,有三策可考:李冰都江堰‘深淘灘低作堰’,以疏為要,利在千秋然費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