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一眼看過去就知道是給你的,你怎麼會想不出呢!”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葛知雨愣了一下,才發現母親說的是事實。
那她剛剛……緊張什麼?
葛夫人對這位心思玲瓏、處事周全的寒門弟子,更是喜愛有加。
何明風這份彆出心裁、處處體現心思與禮數的慶州特產禮,不僅送到了他們葛府每個人的手上。
更深深地送到了他們的心裡。
她原以為這孩子是個書呆子,現在看來,全然不是啊!
……
葛夫子為備考會試,隻親自挑選了四個學生在家中小院授課。
不久後,人就來齊了。
除了何明風,其他幾位皆是官宦子弟,被引入書房後,在葛夫子引薦下互相見禮。
其中一人名李文清,禦史之子,約二十歲。
他父親與葛知衡同衙為官,對葛家頗為敬重。
對何明風這位寒門解元並無輕視,見到何明風後主動拱手,態度溫和:“久仰何解元大名,文清幸會。”
另一人名徐景陽,戶部侍郎幼子,看起來十八九歲。
徐景陽衣著華貴,麵容俊朗,帶著世家子弟固有的矜持。
他看向何明風的目光帶著幾分審視與好奇,但見到何明風後也維持著基本的禮節。
“徐景陽,見過何解元。”
隻不過徐景陽語氣禮貌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距離感。
最後一人是光祿寺少卿之,名喚李承澤。
他體型微胖,笑容憨厚開朗,是這三個人中家境相對最普通的官宦子弟。
李承澤對何明風這位力壓群雄的解元充滿了毫不掩飾的崇拜:“何解元,小弟李承澤,可算見到真人了!”
“以後還請何解元多多指教!”
何明風一一回禮,態度不卑不亢,舉止得體。
雖說自己出身和其他三個人差異巨大,但氣氛還是相當融洽的。
畢竟葛夫子挑選學生,首要便是人品心性過關,因此這幾個人雖難免有些小個性,但並無真正跋扈難處之人。
眾人簡單互相認識後,葛夫子的授課便開始了。
當葛夫子拿起置於書案一角的烏木戒尺,輕輕敲擊了一下桌麵,宣布開課的瞬間,整個書房的氣氛驟然變了。!
方才那位慈眉善目,如同鄰家老翁般的葛夫子仿佛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脊背挺直如青鬆,眼神銳利如鷹隼,周身散發著無形威壓的嚴師。
葛夫子臉上的笑容儘斂。
“今日開講《春秋》微言大義。”
葛夫子的聲音不高,卻字字如金玉相擊,清晰有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春秋》筆法,一字寓褒貶,片言斷生死。”
“然而,如何於字縫間窺見真意?如何於史實中明辨得失?非殫精竭慮、精研深思不可得!”
葛夫子目光如電,緩緩掃過在座的每一個學生,那眼神仿佛能穿透皮囊:“老夫門下,有三忌。”
喜歡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請大家收藏:()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