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張猛那日風風火火送來何明風中解元的消息和滿滿當當的禮物後,何家那原本清靜的小院就再也沒消停過。
“何明風”這三個字如同插上了翅膀,飛遍了武縣周邊的村鎮縣邑。
解元郎,這可是了不得的功名,意味著半隻腳已經踏入了官宦的門檻!
石塘村這個沉寂的小地方,仿佛一夜之間被鍍上了一層金光。
而何家,就是那光芒的中心。
一連好幾日,天剛蒙蒙亮,何家院門外就開始聚集人影。
有坐著牛車、驢車來的鄉紳富戶,有步行幾十裡趕來的鄰村宿老。
還有縣裡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派來的管事。
賀禮更是五花八門:成筐的雞鴨魚肉、整匹的土布綢緞、包裝精美的點心盒子。
甚至還有直接帶著沉甸甸賀銀的。
何見山老爺子手拿著新得的銅煙槍,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但連日來的應酬也讓他有些吃不消,常常是送走一波客人,剛想坐下歇口氣,院門外又響起了熱情的招呼聲。
“何老哥!恭喜恭喜啊!”
“你家小孫子高中解元,真是咱們這周圍村子的榮光啊!”
今日來的是長莊村的鄭裡正,也就是何家大郎媳婦鄭氏的父親。
他身後跟著幾個族老,抬著厚重的賀禮,滿麵紅光,嗓門洪亮。
自家閨女嫁到了何家,如今何家出了個解元小叔子,這連帶的關係讓他在長莊村走路都帶風。
何有田、何有糧兄弟倆連忙迎出去,寒暄著把人請進堂屋。
鄭氏抱著孩子出來見禮,鄭裡正看著外孫和外孫家這蒸蒸日上的氣象,笑得見牙不見眼。
堂屋裡剛坐定,茶水還沒上齊,院門口又來了人。
這次是鄰村有名的“王快嘴”媒婆。
王媒婆扭著腰肢,人未到聲先至:“哎喲喂!恭喜何老爺子!賀喜何老夫人!”
“咱們府上這是要出狀元郎的節奏啊!”
她一進門,眼珠子就滴溜溜地轉,目標明確地直奔何家大伯娘張氏。
“何家大嫂子!”
王媒婆親熱地拉著張氏的手,唾沫橫飛:“您家三郎公子,那可是儀表堂堂,又有個解元弟弟,這前程還用說嗎?”
“我這兒啊,可有好幾戶頂頂好的人家托我來說和呢!”
不等張氏有反應,王媒婆立刻就掰著手指頭數起來:“有咱們鎮東頭李員外家的嫡出小姐,年方二八,知書達理。”
“還有縣裡開綢緞莊的孫掌櫃家的小女兒,那嫁妝,嘖嘖……”
那架勢說的,仿佛何三郎已是金龜婿,隻待挑選。
張氏被她說得頭昏腦漲,臉上堆著無奈又尷尬的笑。
她家何三郎是什麼性子她心裡最清楚!
三郎這陣子心心念念的就是能去京城找小五,把四郎給換回來。
什麼情情愛愛的,根本就還沒開竅,她這當娘的也暫時沒想那麼遠。
張氏連連擺手:“王嬸子,三郎這孩子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