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錦花低聲給自己打氣。
短短一封信,不過百十字,她卻寫得手心都出了汗。
寫完最後一個字,放下筆時,何錦花手臂都酸麻了。
再看那封信,字跡歪七扭八,像一群喝醉了酒的螞蟻在紙上亂爬。
有些地方墨跡暈開,模糊了字跡。
何錦花看著這封信,眼中閃過一絲不好意思。
算了,就這樣吧。
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信紙,吹乾了墨跡,然後極其鄭重地折好,塞進一個信封裡。
明日,她要找人去縣裡一趟,請人務必托驛站快馬送到京城。
……
而在京城中,葛府門外
傍晚時分,何明風收拾好書箱,走出葛府。
一天的苦讀結束,他正想著回住處溫習功課。
忽然聽到身後傳來一個有幾分耳熟的聲音。
“前麵之人可是何明風何兄?”
“何兄,請留步!”
何明風聞聲回頭,隻見一個穿著國子監生服,麵容俊朗的年輕人正快步向他走來。
這正是許久未見的琉球來的夷生鄭思明。
“鄭兄?”
何明風有些意外,除了當時進京的時候見過鄭思明之外,他與鄭思明還在國子監有過幾麵之緣。
他知道這位琉球同窗性格開朗,勤奮好學,對大盛文化充滿熱忱,人緣頗好。
鄭思明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抱了抱拳:“何兄,恭喜高中解元!”
“之前一直想當麵道賀,奈何課業繁忙,總不得空。今日總算在此巧遇,請受鄭某一賀!”
何明風揮揮手:“鄭兄太客氣了,僥幸而已,實在慚愧。”
“何兄過謙了,順天府解元,豈是僥幸可得?實乃真才實學!”
鄭思明由衷讚歎,隨即話鋒一轉,帶著幾分興奮:“何兄,明日可有空閒?”
“京城一年一度的‘萬國同春’外邦日就要開了,就在西市那片大空場。”
“官府辦的,熱鬨得很!”
“哦?外邦日?”
何明風來了興趣。
他入京以來,一心撲在學業上,對京城的風俗活動說實話,知之甚少。
“正是!”
鄭思明熱情地介紹起來:“屆時國子監像我這樣的夷生都會去參加,穿上本國的服飾,擺個小攤。”
“向京城的百姓和官員們介紹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特產美食,還有些小表演小活動。”
鄭思明掰著手指頭如數家珍:“安南的香料、暹羅的歌舞、新羅的人參、我們琉球的珊瑚珍珠、東瀛的茶道……還有西域胡商、甚至西洋的傳教士都會來!”
“熱鬨極了!”
鄭思明一拍掌:“我想著何兄見識廣博,定然對此感興趣。不知何兄明日可否賞光,與鄭某同去一觀?保證讓何兄大開眼界!”
何明風確實心動了。
現在交通不便,能參加到這種級彆的活動,也隻有在大盛朝的京城了。
讀書不能閉門造車,了解天下風物亦是增長見識。
何況這是官府舉辦,各國交流的盛會,確實難得。
“聽鄭兄如此一說,確實令人神往。”
何明風很乾脆地就答應下來了:“明日正好沐休,定當赴約,還要多謝鄭兄相邀!”
“太好了!”
鄭思明見何明風答應,很是高興:“那明日巳時,咱們就在西市牌樓下碰頭?何兄也可叫上相熟的朋友一同前往,人多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