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何三郎和何四郎兄弟倆找了個由頭,說要在過年之前去沅縣看看有沒有什麼短工可以做。
找個活計掙點錢過年。
儘管何家上上下下都覺得家裡現在條件還不錯,不用何三郎跟何四郎去做短工了。
但是何四郎這次卻是很堅持,一定要去。
出於前陣子何四郎的一通吹牛,何家現在全家上下抖高看何四郎一眼。
何四郎說要做的事兒,指定有他的道理。
於是何家人便沒有阻攔何四郎跟何三郎兩個人。
何四郎還特意翻出兩套在京城置辦的棉布衣裳。
料子普通但樣式很是利落,又弄來兩頂半舊的氈帽。
“三哥,換上!”
“咱這樣兒,看著像城裡鋪子的小夥計或者跑腿的,不容易惹眼。”
何四郎一邊幫何三郎整理衣領,一邊叮囑:“進了城,少說話,多看多聽。”
“說話也收著點咱石塘村的土腔,儘量學城裡人那樣。”
何三郎看著鏡子裡煥然一新的自己,又看看眼前這個條理分明,指揮若定的堂弟。
心裡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
這還是那個之前在村裡隻會跟著自己屁股後麵瘋跑,說話毛毛躁躁的何四郎嗎?
在京城待了一年多,真像換了個人似的!
兩人搭了同村去縣裡賣柴的牛車,晃晃悠悠到了沅縣。
縣城比石塘村繁華多了,商鋪林立,人來人往。
何三郎有些拘謹地跟在何四郎身後,眼睛不夠看。
何四郎目標明確,直奔縣城裡口碑不錯,消息靈通的“醉仙樓”。
到的時候正是午飯時分,大堂裡人聲鼎沸。
“小二,揀二樓靠窗清靜點的位置,上壺好茶,再來幾樣你們拿手的小菜。”
何四郎熟稔地招呼,聲音不高不低,帶著點自然的市井腔調。
“好嘞!兩位客官樓上請!”
小二熱情地引路。
何三郎跟在後麵,心裡暗暗佩服。
四郎這架勢,真像城裡混慣了的!
落座後,何四郎一邊慢悠悠地斟茶,一邊狀似無意地跟小二攀談。
“小二哥,生意興隆啊!”
“咱沅縣看著是真熱鬨,比我們武縣強多了。”
接著,何四郎瞥了一眼小二,繼續開口:“聽說縣丞邱大人家風清正,治縣有方,百姓都念著好呢?”
小二一邊擦桌子一邊笑道:“客官是外鄉來的吧?邱縣丞在咱們這兒口碑是不錯,為官還算清正,沒什麼惡名。”
“哦?那真是難得的好官。”
何四郎順著話頭:“聽說邱府幾位公子也都挺出息?尤其是三公子,讀書用功?”
“嗨,邱三公子啊!”
小二來了談興:“那可是邱大人的心頭肉!嫡出的三少爺,最小的兒子!”
“聽說書讀得是真好!縣學裡的先生都誇,是塊考功名的料子!”
“人也規矩,不像有些紈絝子弟整天鬥雞走狗,不過就是好像不知怎麼,人緣不太好。”
何四郎點點頭,順手塞了幾個銅錢過去。
何三郎在一旁看的眼睛都直了。
原來……還要給錢?
問幾句話竟然還要給錢?
何三郎心裡頓時像是第一次認識這個世界一樣。
“謝小二哥解惑,這人緣不好,是指的什麼?”
“嗨,這個啊,”小二連忙把銅錢接了過來,美滋滋地把白布巾往肩膀上一甩,擺了擺手。
“還是上次縣學裡的學子來我們這醉仙樓吃飯,我無意間聽到的。”
“好像是有幾個學子不太喜歡邱三公子,”小二努了努嘴,壓低聲音:“聽說那次縣學考試,邱三公子名列前茅。”
“我猜定是那幾個人嫉妒邱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