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心中雖然忐忑不已,但是確實是沒有其他的辦法了,便應下來,拉著何錦花就去收拾東西。
一路上遠著呢,總該帶點東西在路上用。
何有田不敢耽擱,匆匆趕往沅縣。
何四郎憑借著與張猛等人的交情,很快就在縣城的騾馬市和車行聚集地找到了門路。
他先是尋到了相熟張猛的人,張猛為人仗義,道上兄弟眾多。
何四郎很快就找到了一個跟張猛是拜把子兄弟的商隊頭領。
姓王,是個麵色黝黑,眼神精明的中年人。
聽何四郎說了何家的難處,看了何四郎給出的京城地址,又掂量了何家願意出的傭金,便點頭應承下來。
他們正打算三日後啟程去京城。
於是雙方約定了在武縣縣城東門外的十裡長亭彙合。
那裡是幾條官道的交彙點,更方便集結貨物和人手。
回到石塘村,消息傳開,何家立刻忙碌起來,彌漫著一種壓抑的離愁彆緒。
陳氏一邊強忍著眼淚,一邊翻箱倒櫃地為女兒收拾行囊。
幾件半新不舊但漿洗得乾乾淨淨的衣裳,一雙厚底布鞋。
幾包路上吃的東西,還有家裡陳氏存下來的銀錢,被她用布包了又包,悄悄塞進包袱最底層。
陳氏拉著何錦花的手,千叮萬囑:“錦花,路上一定要小心,跟緊三郎,彆走丟了。”
“到了京城,事事聽你弟弟的話,千萬記得就捎個信回來……”
陳氏話語哽咽,滿是為人母的不舍與擔憂。
張氏心裡也是七上八下。
既擔心兒子從未出過遠門,又怕他莽撞惹禍。
不過好在兒子總歸比閨女皮實點。
張氏也給何三郎收拾了一個大大的行囊。
厚厚的烙餅、鹹菜疙瘩、水囊,還有一柄讓他防身的短刀。
張氏反複叮囑:“三郎,路上機靈點,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錢財藏嚴實了!”
“照顧好錦花,她是姑娘家,等到了京城,見了小五,有點眼色!”
“他是舉人老爺了,事務繁忙,你們彆天天纏著他。”
“自己能想辦法的就自己想辦法,彆給人添麻煩!聽見沒?”
何三郎聽得不耐煩,卻也知道輕重,拍著胸脯保證:“娘,你就放一百個心吧!”
“我肯定把錦花妹妹平平安安送到小五那兒!到了京城,我也找個活乾,絕不讓五弟養著!”
“說不定還能混出個名堂呢!”
何四郎也湊過來,將一張仔細寫好的紙條塞給何三郎。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三哥,我認得字不多,也就會寫這幾個。”
“這是小五現在住的地址,就在五味樓附近,好找。”
“到了京城,直接讓商隊送你們到這個地方,準沒錯。”
“好,我記下了。”
何三郎鄭重地把這個紙條放到貼近胸口的衣服夾層裡。
三日轉瞬即逝。
出發這日,天還未亮透,晨霧彌漫。
石塘村口已聚滿了人,何家幾乎全員出動來送行了。
喜歡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請大家收藏:()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