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發布征稿啟事,明確告知讀者我們歡迎哪些類型的稿件,並設定稿酬。”
“京城藏龍臥虎,多少懷才不遇的文人,見識廣博的旅人,甚至深藏不露的市井高人?”
“他們缺的不是才華和故事,而是一個展示的平台和些許潤筆之資。”
何明風繼續道:“我們給他們這個機會,我們的雜誌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活水!”
葛知雨被這個大膽的想法徹底點燃了。
她有些激動:“何公子,你說得太對了!那……那具體該怎麼操作?”
何明風便細細道來。
先在最新一期雜誌上刊登詳細的征稿啟事,寫明投稿類型,稿酬標準,並留下一個固定的收稿地址。
同時,為了給轉型造勢,需要一些高質量的文章打響第一炮。
“此事宜早不宜遲。”
何明風對葛知雨說:“葛姑娘,我可以去邀請我的同窗各寫一篇自己最感興趣的話題,不拘一格,但要言之有物。”
“最好能引發人們思考和討論,用筆名發表即可。”
“也會以‘鶴影齋主’的筆名,寫一篇拋磚引玉。”
“這樣真的能行?”
鄭彥半信半疑。
但是葛知衍卻是激動起來!
若是“鶴影齋主”這四個字一出世,隻怕這次的雜誌又要賣斷貨了。
於是第二日,何明風就找到了他的三個同窗,開始約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開始劉文清三個人還以為何明風讓他們寫八股。
那腦袋搖的像是撥浪鼓一樣。
李承澤更是哭天叫地:“明風兄,我連葛夫子布置的文章都寫不完了,你咋又來給我布置文章了?!”
何明風有些哭笑不得:“我讓你們寫的可不是考試的文章。”
於是何明風稍微解釋了一下,沒想到說完之後,三個人真的來了興趣。
天知道!
他們有多久沒寫過自己想寫的文章了!
“題材無論,寫你們想寫的,可以與世俗風物,風土人情有關,或者與曆史人物、事件,甚至時事都可以。”
何明風說道:“隻要能引發人的思考和評論就可以。”
徐景陽聞言一昂頭:“既如此,你就等著我的大作出爐吧!”
不出兩日,果然,何明風就拿到了他三位同窗的三篇文章。
加上他自己的,一共四篇。
何明風翻了翻三位同窗所寫的。
劉文清癡迷金石,寫了一篇《城南廢寺殘碑考略:被遺忘的前朝秘辛》,考據紮實,引人入勝。
徐景陽關注民生,寫了篇《東市“鬼秤”小考:市井欺詐伎倆與百姓應對之智》,既揭露問題又充滿煙火氣。
李承澤好遊曆,寫了一篇《燕北風味奇談:草原乳餅與奶茶,腥臊背後豪邁之情懷》,生動有趣。
這些文章風格迥異,但都質量上乘,且都與生活息息相關,完全不同於以往單純的美食介紹。
等何明風把文章交給了葛知雨,葛知雨翻看一遍後,頓時信心大增。
她衝著何明風眨眨眼:“何公子,且等我的好消息!”
喜歡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請大家收藏:()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