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雖隆,若無刑賞以齊其末,則奸宄之徒或存僥幸,善良之眾或受侵欺,教化亦徒托空言耳。”
接著強調,教化的實現需要刑賞作為保障。
重要的是刑賞的時機與側重。
“承平之日,教化宜弘,刑賞宜簡;亂萌之初,教化宜急,刑賞宜明;禍亂既成,則刑賞宜斷,教化宜緩。”
“因時製宜,各有側重,斯為善治。”
對於刑賞要有動態的治理觀,因時施策性。
何明風的後文洋洋灑灑。
地方官員若是一味嚴刑峻法,就會導致民怨。
若是空談教化,縱容奸惡,就會致使法紀蕩然。
好的官員應善於運用刑賞來推動教化,然後通過教化來減少刑賞的使用。
何明風的此論並不將刑賞與教化對立,而是深刻闡述其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
將其視為一個動態調整的係統,提出“因時製宜”的治理策略。
始終圍繞如何達成有效治理展開,而非空談道德文章。
等這篇文章寫完,第二場的第一日已經過去了大半。
簡單地吃了些東西之後,何明風繼續看向後麵的題目。
後麵是判題和詔、誥、表內科一道。
何明風已經把《大盛律》背誦得滾瓜爛熟了。
但是超出律例的一些題目,還需要結合實際來做判斷。
例如,判題中有一道民間田產糾紛案例。
甲將地“典”給乙,約定十年後可按原價贖回。
十五年後甲富足,欲贖地,乙以遠超約定年限為由拒絕,稱視為絕賣。
二人互訟於官。
此題中,若是拘泥於年限,認為超過太久,傾向於支持乙,或者單純同情弱者,強行判甲勝訴,皆失之偏頗。
首先,此題需要厘清“典”的法律性質。
“典者,活賣也,物權未絕,贖權猶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開篇需要明確甲在法律上仍享有贖回權。
然後繼續洞察情理,平衡各方利益。
“然契載十年,今逾五載,時移世易,乙管業已久,投入心力資本或有之,若令原價回贖,於乙或有未公。”
“查《大盛律》雖有回贖之條,亦恤久占之情。”
“茲判:準甲回贖其地,然需酌補乙這五年間於地上之合理投入及利息。”
“地價可按原契,所增之費由中保估算,務求兩平。”
“若甲不願補費,則視為放棄回贖,地歸乙業。”
五道判題寫完了之後,已經是夜裡了。
何明風把床板搭起來,和衣躺在硬梆梆的床板上,漸漸地睡著了。
隻不過還沒睡多久,何明風就被一陣寒冷凍醒了。
寒意如細針,穿透了號舍薄薄的木板壁,紮在何明風的皮膚上。
壞了!
倒春寒!
何明風一開始還睡的有些懵,等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立刻一個鯉魚打挺坐了起來。
果不其然,白日還暖融融的天氣,夜裡就像是變了臉。
外麵忽然刮起一陣寒風。
溫度一下子降了好多度。
“這鬼天氣。”
何明風趕緊將外衣又緊了緊。
忽然,他想起了什麼,伸手摸向考籃底部。
果不其然,手指立刻觸到柔軟厚實的織物,何明風這才記起姐姐何錦花臨行前的叮嚀。
“小五,我怕這幾日恐怕有變,厚衣被褥都得帶上,還有這手爐,我給你們三個人都各準備了一份……”
何明風當時不以為意,覺得姐姐過於操心。
畢竟入了春之後,京城的天氣一天比一天暖和。
如今沒想到真的遇到了倒春寒。
喜歡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請大家收藏:()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