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小院裡頃刻間擠滿了人。
何見山激動得手足無措,手都不聽使喚了。
隻能在林裡正的攙扶下整理衣冠迎接知縣。
裴知縣笑容滿麵地走進院子:“何老爺子,恭喜恭喜!”
“明風高中庚辰科會元,這是朝廷邸報,千真萬確!”
說著,裴知縣展開邸報,當眾宣讀。
整個院子寂靜無聲,隻有裴知縣洪亮的聲音在回蕩。
當念到“第一甲第一名,何明風”時,何見山終於忍不住,兩行熱淚順著皺紋縱橫的臉頰滑落。
他顫抖著跪下就要磕頭,被裴知縣急忙扶起。
“使不得,使不得!”
這時,得到消息的何有田、何有糧也從地裡飛奔回來,褲腳還沾著泥巴。
何有糧一聽侄兒中了會元,猛地一拍大腿:“我就說明風這孩子有出息!”
“當年他可是天天熬夜讀書,我還勸他得愛惜身子,沒想到真有今天!”
大伯何有田比較沉穩,但此刻也是喜形於色,連連向裴知縣作揖。
大伯娘張氏已經拉著陳氏的手,笑得合不攏嘴:“明風娘啊,你可熬出頭了!”
“以後小五就是官老爺了,哎喲喲,你以後該不會有誥命吧!”
陳氏喜極而泣,被一群婦女圍在中間道賀。
她忽然想起什麼,急忙拉住一個小夥子:“快,快去山裡報信,告訴我大哥他們!”
消息像長了翅膀,飛遍四裡八鄉。
不到兩日時間,何家親戚陸續趕來。
最先到的是陳大舅和妗子李氏,他們連夜從山裡趕來,風塵仆仆卻滿麵紅光。
陳大舅帶著一堆山貨匆匆趕來,一進門就笑容滿麵。
“我外甥中了會元,我們老陳家也算出了文曲星!”
接著是大兒媳鄭氏的娘家鄭家人、二兒媳趙氏的娘家趙家人,甚至連多年不走動的遠親都上門道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何家小院一連好幾日,每天都被擠得水泄不通。
鄰居們主動搬來自家的桌椅板凳,婦女們幫忙燒水做飯。
何有糧最是活躍,穿梭在賓客間,油嘴滑舌地說:“我早就看出明風不是池中物!”
“還記得他小時候,我就說這孩子眉清目秀,必成大器!”
二伯娘周氏在一旁附和:“就是就是,明風打小就聰明!”
石塘村裡的人都紛紛點頭。
似乎誰也不記得,何家小五之前是個傻子的事兒了。
何大郎和媳婦鄭氏、何二郎和媳婦趙氏也都滿麵紅光,忙著招待客人。
鄭氏悄聲對趙氏說:“這下可好了,小叔中了會元,咱們何家以後是越來越好了!”
趙氏點頭笑道:“可不是嘛,以後咱們在村裡,可是會元公的家人了!”
“小五讀書的時候,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容易啊……”
這兩妯娌見誰都煞有其事地來回念叨。
其實倆人誰都沒見過何明風之前讀書的日子到底是什麼樣的。
……
第三天,禮部的報喜隊伍終於到達。
金邊黑底的“會元及第”匾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官方鼓樂隊吹吹打打,好不氣派。
裴知縣再次率全縣官員士紳出迎,儀式隆重無比。
匾額被小心翼翼地取下,由八名差役抬著,開始遊街。
從縣城到馬道鎮,再到石塘村,沿途百姓擺香案、放鞭炮,紛紛前來一睹會元匾額的風采。
當匾額最終懸掛在何家簡樸的門楣上時,何見山率領全家跪謝皇恩。
老太太劉氏激動得幾乎暈厥,被婦女們扶到一旁休息。
陳氏望著那塊金光閃閃的匾額,想起丈夫早逝後獨自撫養兒子讀書的艱辛,不禁淚流滿麵。
接下來的日子,何家更是門庭若市。
因為知縣裴晗打算為何明風修建一座會元坊。
喜歡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請大家收藏:()本想混口飯,科舉連中六元驚陛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