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冬與新年都過去後,又過了一個月。
春暖花開,海風漸歇。
兩國的公主終於抵京了。
今日,京城的朝陽門格外熱鬨。
禮部的官員、錦衣衛的士兵早已等候在城門外,百姓們也擠在路邊,想看看兩位外邦公主的模樣。
辰時三刻,兩隊車馬緩緩駛來。
左邊的東瀛使團車馬,漆著櫻花紋,車簾是淡紫色的。
右邊的高麗使團車馬,雕著鬆鶴圖,車簾是淺粉色。
先下車的是東瀛公主德川櫻。
她穿著一身改良的和服,淡紫色的衣料上繡著金線櫻花。
腰間係著深紅色的腰帶,頭發挽成東瀛特有的丸髻。
插著一支珍珠發簪。
她下車時身姿挺拔,沒有尋常女子的羞怯,反而帶著幾分英氣。
目光掃過人群,從容不迫。
走到禮部官員麵前,她用流利的漢話說。
“德川櫻,奉天皇之命,前來大盛和親,勞煩大人引路。”
緊隨其後的是高麗公主李貞賢。
她穿著高麗傳統的襦裙,淺粉色的裙擺垂到腳踝,袖口繡著細小的蘭草。
她下車時動作輕柔,雙手攥著一塊素色手帕,頭微微低著,露出纖細的脖頸。
麵對官員的問候,她聲音輕柔,帶著幾分怯意。
“有勞大人……”
抬起頭時,一雙杏仁眼裡滿是憂鬱。
兩位公主被迎進專門接待外邦使臣的驛館,禮部官員按製送上賞賜。
德川櫻接過賞賜時,目光落在那些中原的字畫、瓷器上,嘴角帶著一絲了然的笑。
她來之前早已苦學漢學,不僅能詩善畫,還研究過中原的禮儀文化,就是為了能在大盛後宮立足
李貞賢則隻是默默收下,讓宮女小心收好,自己則坐在窗邊,望著窗外的槐樹,眼神依舊憂鬱。
三日後,林靖遠在皇宮中按製接見兩位公主。
德川櫻上前行禮,動作標準,還獻上了自己親手畫的《櫻花圖》,畫上題著一首簡單的漢文詩。
“東瀛櫻花豔,大盛日月明。”
“願結連理枝,共護兩國寧。”
林靖遠看了,微微點頭:“公主有心了。”
李貞賢則獻上了高麗的特產。
高麗參和手工繡的《百鳥朝鳳圖》。
李貞賢輕聲道:“此乃高麗心意,望陛下笑納。”
她說話時聲音輕柔,眼神不敢與林靖遠對視,顯得格外恭順。
林靖遠命人將兩位公主封為“櫻嬪”和“賢嬪”。
分彆安置在兩處宮殿中,賜下大量珠寶、宮女。
入宮後的日子,德川櫻果然如郭萍所料,極為活躍。
她時常在禦花園“偶遇”林靖遠。
有時是在禦花園中練東瀛的“茶道”,見林靖遠過來,便跪坐奉茶,講解東瀛茶道的清寂。
有時是在亭子裡作詩,見林靖遠路過,便遞上詩作,請他指點。
她的漢學功底紮實,言行舉止既有東瀛女子的獨特韻味,又符合中原的禮儀。
林靖遠也不好直接略過她,畢竟也是一國公主,於是多停留了幾次。
而李貞賢則截然不同。